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立冬之后冬之先,病骨偏宜爱日天。


喜把新诗酬酒伴,从看好景到新年。


人苦几番忧大暵,谁将只手挽天泉。

我今行年八十六,生平自庆平为福。


平时长在五中居,不管双轮闲往复。

璿枢无停连,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愚公本自拙于谋,癖在烟霞况未瘳。


蝉响蛩鸣分昼夜,寒灰稿木混春秋。


医方百试增身病,藿食终年与世休。

一身之外不知谋,若道谋身病未瘳。


居并野僧方结夏,身随稿叶又经秋。


肥犹似鬼臞何状,少不如人老合休。

扁舟系缆且休徂,秋旱川流未灌湖。


衰齿病多诸品药,贫家薪少半圩芦。


稍能鄙事催孳豕,偶戏仙方看钓鲈。

药裹牵缠岁半徂,秋风先自到江湖。


荣枯草色占题鴂,深浅潮头候荻芦。


吴地连年尽豺虎,野人何处觅莼鲈。

日日闭门坐,今朝复如斯。


窗中见风雨,始知重阳期。


海燕已辞主,黄花未满篱。

生来只见山头土,祭讳惟闻月下螀。


五十四年天颇近,诸孙罗列拜成行。

客居钟阜三移岁,官阁梅花暖自芬。


欲试彩毫诗每就,重斟柏叶酒初醺。


春城万户催箫鼓,霁景千峰映雪云。

夜漫漫,尘冥冥。
大车道上槛槛声,三十馀里天未明。


一轩一轾不得宁,倚坐兀兀摇心旌。

子职未伸,君恩未报。


当死而死,死有馀悼。

留此旬日死,少存匡济意。


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


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

信国不可为,偷生岂能久。


止水与叠山,只争死先后。


若云袁夏甫,时地皆非偶。

小山初筑自天成。
架危亭。
与云平。

灵鹊枝头久不闻。
闷来无意近芳樽。
纱窗几点清明雨,一院青苔自掩门。

置酒立春前一日,彩毫常侍题诗。
台乌粉项报春迟。
葡萄腰褥锦,木笔胆瓶枝。

事简公庭静,开帘暑气中。


依经煎绿茗,入竹就清风。


至论招禅客,忘机忆钓翁。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


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

雨后春光浓似醉。
著柳催花,节物侵龙忌。
绣褓香闺当日佩。

悲心犹及物,窒欲见初生。


寂感于何兆,形骸空有名。


一身从隐显,万汇托生成。

谁云吾道隘,太守近能禅。


视事经坛外,观心晓箭前。


护生先茹澹,息讼共清缘。

公堂宁碍道,隐几忽闻雷。


侧耳承谁力,古人今再来。


竹声和午磬,云影落香台。

山中传好信,数月已长斋。


悟物知生事,平情近道怀。


幅巾称弟子,梵呗响庭阶。

万里朝天归早秋,西风昨夜报山楼。


去时忆别愁青黛,回日逢生尚黑头。


杨柳旧烟仍系马,梧桐新月照牵牛。

黄花匝地披如锦,随处游遨。
不用登高。
说着东风便自豪。

池荷锁残粉。
池畔立、西风渐紧。
无意画出秋容,便任新月牵愁,暮寒欺鬓。

年年强预登高宴。
醉把茱萸看。
今年偏赋却登高。

翠微高处拂云归。
又是一年期。
西风仍似年年恶,搅天涯、木叶惊飞。

倚雕栊。
绿阴庭院,几枝榴绽鲜红。
又彩缕、添缠玉臂,浴兰初罢,菖蒲饮竭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