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白旧甘蔬食,八关聊复斋支。


蚁酒似闻将熟,蟹螯应得重持。

常馔素谙苜蓿,忍饥何必槟榔。


自叹獐头鼠目,难辞蝉腹龟肠。

谁散天花乱打窗,高斋风味宛禅房。


问君诗骨清如许,扫雪烹茶坐竹床。

残冬寒作阵,半夜远游身。


雪坠花千片,云沉月一轮。


问更呼驿吏,分酒劳舆人。

一回风雨便淋漓,数十残僧面面窥。


大地江山同逆旅,不妨权且作船居。

六月六日雨如注,绕庭悬溜决清渠。


不是太阳相避却,只应知我腹无书。

笛步招游侣,醉看茱萸,复此登高宴。
景光都似旧,还更喜、千里同归巢燕。
何用接桃根,听吴语、尊前轻软。

六出俄呈瑞,三农始告休。


兔园陈旨酒,金屋御重裘。


垄麦青犹短,皋兰紫尚稠。

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


相如赋就梁王苑,穆满歌传阿母家。


农亩三冬偏积润,朝衣六出旋成花。

雨从朝起骤,风到夜深狂。


仆屋摇坤轴,漫江遍海乡。


喜无秋旱暵,未卜岁丰荒。

大风怒吼雨如麻,入得更深势转加。


晓起忽闻墙外语,今年只损木绵花。

先帝逍遥游碧落,神孙端拱坐明堂。


九重统握乾坤大,万国恩沾雨露香。


动植飞潜滋德色,都俞吁咈庆明良。

九十日春分一半,四千里路长风沙。


寒衣欲变难为客,晓梦无凭数到家。


关塞每怜新过雁,山城深护未开花。

琼瑶满地月华明,寒勒东风过海城。


午夜梦魂清化蝶,蚤春心赏负流莺。


半空台殿疑无影,几处江湖尚有情。

惊尘飒南至,妻子哭道周。


出门四山云,欲止安得留。


严风裂我肌,行潦冻不流。

小楼动秋意,风雨忽来时。


暗失黄尘陌,平开绿草池。


朝闲成久卧,气爽得新诗。

春风何太急,野水忽波澜。


天远孤鸿落,亭虚万竹寒。


田园殊爱静,稼穑久知难。

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旃毛啮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张帆风尚小,出口势愈急。


扁舟已中流,前后无所及。


侧看岸旋转,白浪若山岌。

前时大雪风扰之,有无厚薄皆不齐。


今朝大雪无风色,下隰高原总盈尺。


由来此物本阴气,偏近黄昏落尤剧。

天公着意做重阳,风伯驱除特地忙。


扫尽残花与红叶,放教篱菊占秋光。

谁报江神我欲西,怕传新句落檀溪。


江头一雨泥三尺,车没双轮马没蹄。

醮事初严雨已倾,神车西上百川盈。


坐令田里三农喜,身见邦侯一念诚。


欢动追锋归禁近,福回眉寿奉亲荣。

连朝秋雨起秋风,梦觉吴山第一峰。


离合乱云思过雁,去来斜月听吟蛩。


寂寥仿佛天容澹,摇落相看野色浓。

年后犹仍腊,时闲即便春。


飞花殊恼我,惹絮却随人。


天地多奇观,江湖独老身。

江波沄沄山雪盛,寒雾不收潮风劲。


诗人与我把一杯,信道东南此为胜。


隔望遥知是剡中,坐看飘洒归空蒙。

钱塘祷雨上天竺,大士往来烧宝香。


支郡神祠亦照答,自鸣山出气苍茫。


风投襟袖带衣宽,短发重搔为整冠。

香凝藤枕簟如冰,飞掠纵横雨点声。


云脚明开时暗合,坐寻馀菌取茶烹。

檐宇阴阴听雨眠,推窗清润满平川。


旧低竹叶新槐卷,当见横流入稻田。

高车驷马断经过,只见春农说早禾。


得雨又还伤谷贱,不知谁与缓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