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烟花自古艳扬州,远道相思思不休。
灯火两三凄客舍,潮头千万涌乡愁。
雄心兀兀金焦峙,壮志茫茫江海流。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
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
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
落莫江村里,偏怜物候新。
百年长作客,此日愧为人。
薄俗存身计,残生随世因。
江海十年梦,关山万里情。
悲歌怜宋玉,谈笑忆公荣。
目逐秦云断,愁随越鸟生。
一别高楼烟月空,可怜尺素滞孤鸿。
潮平人隔秋云外,日落山明海气中。
三径萧条应自往,五噫感慨复谁同。
抱病独吟霜树根,乱馀风物倍惊魂。
清秋远道豺狼过,落日浮云海岳昏。
餐菊可堪骚客怨,佩萸犹忆汉宫恩。
忽传海外来青鸟,行庆杯中映紫霞。
芳草伴人频作客,白云何处倍思家。
已知陶令归餐菊,犹似潘郎学种花。
五夜春回北斗边,东风江上雨连天。
干戈未息龙蛇岁,日月空催犬马年。
药石岂能裨世用,山林何待起遗贤。
远道輶车日日牵,羡君踪迹似神仙。
白云万顷陪深隐,红日三竿任晏眠。
绕座埙篪声迭和,满堂绣彩业相传。
陪观竞渡倚高楼,冉冉流光又六秋。
为客到今空自感,何人来此可同游。
蒲觞满引终难醉,萧鼓喧闻未破愁。
情绪游丝袅袅牵,错教人望似登仙。
关山道远何时歇,风雨衾寒到处眠。
乡梦却嫌鸡唤醒,客愁偏厌漏声传。
功成不被利名牵,人慕高风迈谪仙。
松径昼开教鹤舞,桑林春老看蚕眠。
一生勋业三朝录,千古文章四海传。
重阳独步上层岩,目断吾疆尚载瞻。
人世只能愁杜牧,菊花岂解忆陶潜。
吟无旧友辞多感,饮为佳辰量倍添。
秋谷文章在,清风四十年。
先朝真宰相,平地旧神仙。
逸气云霄上,荣光雨露边。
出入侯门五见春,每承分粟济清贫。
托交独喜君知我,临老犹将子累人。
公论几时令捧檄,私恩有日效扶轮。
雪飘飘兮洒予,风燮燮兮振衣。
水㶁㶁兮有声,冰棱棱兮在陂。
鼓独枻兮兰舟,日既晏兮莫知。
征车日已远,物候尚凄凄。
风叶青桐落,露花红槿低。
心随秦国远,梦到楚山迷。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故人千里梦悠悠,落叶寒砧两处秋。
旧里江山空寂寞,旅途风雪莫淹留。
鸡声枕上收残月,海气窗前动远舟。
几欲披缁念老亲,闭门依旧水边人。
菖蒲作剑难消恨,荷叶为衣易洗尘。
月色此时看濯濯,车声何日听辚辚。
平林萧瑟雨初收,兀兀犹披五月裘。
一纸新诗吹到手,数声长叹立当楼。
独堂风细帘初卷,别浦潮生水自流。
闻道梅花雪欲晴,一帘灯影照平生。
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
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
汉家楼阁倚天开,紫禁烟花锦作堆。
太液池边云隐现,玉河堤畔水萦回。
天临彩仗龙旗动,月引丹舆凤管催。
忆昔曾同慧远游,东林几度漫淹留。
鹤翻露滴松房冷,鹿过苔深竹院幽。
卓锡白云生涧底,步虚明月上峰头。
仙郎散佩侍彤闱,候吏焚香护赐衣。
亲捧紫泥传禁语,时登青琐沐恩辉。
飘花细傍宫墙出,乳燕斜穿御路飞。
春日题诗问玉林,山中春色浅还深。
初鸣谷鸟乘风暖,半吐岩花坐野阴。
画舫壶觞游客兴,竹垆泉水老僧心。
一杯山馆酒,十载岁寒心。
病起怀君切,文成望我深。
江湖方远历,丘壑且幽寻。
望丹山碧水,豁尘眼、一天秋。
听紫燕啼烟,元蝉咽露,风冷平畴。
登楼。
风雨黄庄路,湖云拥一舟。
客怀浓酒恋,凉意薄衣收。
红烛清闺梦,疏镫野市楼。
先生一去三十年,蘋藻聊修讳日虔。
雌剑忽寻雄剑逝,恰恰岁暮吾无钱。
乃知毫发有造化,此礼终与吾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