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涯秋色倍思家,南雁归来万里沙。


今是重阳第几日,登高无处问黄花。

层层楼阁俯京畿,一带清溪白鸟飞。


直北长城千万堞,江山如此美人稀。

下方僧梵杂鸣钟,身上危阑复几重。


微看太液波光净,更接蓬莱雨气浓。

碧涧青峰烂不收,岧峣百尺见飞楼。


风腾鹳雀云间出,日射鲸鳌海上浮。


石浦草生迷客望,龙门花落忆仙游。

闲来着处寻山水,下马还登高远楼。


西涧水声千丈落,南峰云气一尖浮。


斜阳町疃牛羊晚,细雨陂塘凫雁秋。

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


半岭夕阳惟照雪,千松寒色不知春。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

已知秋色满江关,此意凭高益莫删。


世乱恰当为客苦,山空愈觉背人闲。


秦淮万户晴烟里,高坐孤亭落照间。

去年登山近重九,今朝登山属端阳。
流光冉冉何太速?前度木叶今青苍。


青苍满径径屈曲,盘空高陟恣遥瞩。

护法俨神龙,诸天拥梵宫。


楼台春日丽,海岳画图雄。


浦树重重绿,园花灼灼红。

乌奴楼阁起江皋,特地携樽上最高。


城阁带烟无十里,舳舻衔运过千艘。


个中官事暂时少,明日吾生依旧劳。

暖日千家散彩云,尚思仙岳访元君。


未忘黄绶山中约,先遣苍衣谷口闻。


司马豪游怜独阻,仲长幽计许谁分。

拄杖今朝弄白云,何如春雨吊湘君。


山居疑有秦民避,林卧曾无蜀士闻。


锦石寒花寻共得,瓦盆浊酒兴能分。

立立空青明返照,遥遥行迈了崔嵬。


身轻欲逐云飞去,机尽从知鸟不猜。


四际莫遮天活脱,百年何幸此徘徊。

远岫远虚宇,幽深一径开。


应声秋谷静,招手白云来。


立马吟看菊,攀松步破苔。

景色推重九,人谁笑口开。


乌龙山自好,僧閤我初来。


返照明松径,闲花落砌苔。

怪石牙牙佛塔孤,肩舆一笑出城隅。


谁家重九堪看菊,此日洪山却爱予。


返照千林醒醉眼,秋光万顷对南湖。

千仞悬崖俯汉川,衰年扶步若登天。


茱萸晚日簪重九,乌帽斜风落醉仙。


古怪岩头看剥字,清泠涧底认跑泉。

蜀岗岗头秋满天,醉舞黄花落酒船。


一水白来飞鸟外,数峰青立远帆前。


梵王宫殿金银合,帝子楼台锦绣连。

颓垣葛岭草烟中,富贵薰天一霎空。


惟有西江精舍旧,至今犹是素王宫。

木绵庵畔瘴云愁,犹恋湖山一壑秋。


从道黄粱俱一梦,几人解上五湖舟。

古郡裁仪自太平,百艘初奏夜严声。


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


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

殷勤饷酒山中客,独酌遥知懒独登。


一片闲云如可爱,清时谁曰味无能。

西风吹我上危台,鹤驾仙人跨海来。


虽少菊花犹破帽,既多枫落合倾罍。


玉溪净泻秋容淡,灵岫森罗夕照开。

山头跨鹤旧登台,今日那知我独来。


忆昨儒先追杖屦,因尝乡老共尊罍。


呼儿且伴闲身健,好客何由笑口开。

阴阴秋与白云浮,山近林深上上头。


千里才成万家邑,百川分绕一方州。


其间鸡犬微茫处,此外鹍鹏莽旷游。

台高戏马风吹帽,笑口开时插菊归。


却忆东山携妓饮,试呼红袖著仙衣。

不到鳌峰久,重来感物华。


松应添岁寿,梅尚隔年花。


清磬闻朝斗,丹炉借瀹茶。

屹危阑、郢都西北,滔滔汉水南去。
兰台陈迹何从访,废宅芳池凝伫。
愁绝处。

建业放舟下京口,候风三老正高眠。


歌长且复忘羁旅,游远何如归力田。


茅屋晨炊系牛犊,丛祠社祭落乌鸢。

宝林寺里应天塔,老子题诗最上头。


九日登高望南北,青天咫尺是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