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遽看风雪催长至,旋具盘餐疑近宾。


片片窥帘如避酒,霏霏点袂却随人。


台寒预发书云兴,梅动犹潜隔夜春。

独有梁园雪,风花赋里寒。


婆娑遇春日,醉起倚楼看。


鸟动纷离树,人来故上阑。

海风水群飞,中夜满城雪。


闻鸡倒衣起,犹谓庭下月。


出门望天地,高下同莹洁。

新年已觉有春光,宿雪无多映夕阳。


竹箭晴来依旧碧,柳条暖去不胜黄。

冰解泉应动,云寒雪更飞。


谷中知律变,林下觉春归。


风物如游蜀,衣冠似浴沂。

迎年椒献颂,驻腊雪留寒。


偏坐春华早,微增暮景宽。


琼瑶九城阙,玉帛万衣冠。

冰岩何异蕊珠宫,夜静江虚碧汉通。


沧海无劳夸蜃气,瑶台端不借人工。

天花着地自玲珑,绘素谁加太极功。


万象虚明归此际,只宜孤月在寒空。

月趁春来雪共浮,深宵肃景尚疑秋。


寒光拂水纷难定,霜谷飞泉冻不流。

烟水初分春淡薄,寒峰易令月孤危。


光容未散千红紫,空色齐归一素姿。

春到人间倩月传,菁华五夜雪为先。


山光半扫寒云色,江影遥涵碧树烟。

不来平地只山巅,端为民贫故见怜。


未到立春犹腊月,忽成三白定丰年。

叶抽书带秀文房,玉表黄中耐雪霜。


得水成仙最风味,与梅为弟各芬香。

孤标相对楚天涯,寒不能威意自佳。


消得广平公援笔,此花真是铁心花。

前日始惊雷失令,今朝忽见雪漫天。


寒窗夜拥黄紬坐,闲读春秋隐九年。

夔子今年雪,初冬已在山。


峰非是盐白,鬓不为诗班。


寒律三朝后,雷声八日间。

酒杯春醉好,飞雪晚庭闲。


久忆同前赏,中林对远山。

梅李争妍冷更荣,杨花飞絮湿尤轻。

黯淡同云际碧天,溪山遥望转清妍。


谁将剡曲风前棹,并载梁台雪里筵。


玉树乍惊瑶瑟倚,冰花时傍彩毫传。

春寒有信不逾期,肯为衰颜独见欺。


白雪已输梅斗早,绿樽尤与火相宜。


撷来野蔌和萱草,分得江鱼贯柳枝。

晓爱晴晖万瓦融,近山春意便葱茏。


敲冰踏雪三旬里,送腊迎年此夜中。


仁政果能销运厄,闲家何幸乐时丰。

待伴犹虚夜,羞明或遇朝。


但依歌袖舞,休向鬓丝飘。


有句清堪比,令人意自消。

鹊冻听无语,鸥饥望不飞。


纵饶居士爱,亦自到园稀。


入幕灯生晕,飘池水长肥。

淑景因阴苦未韶,峭寒于老不相饶。


窃香风韵归梅萼,刻楮工夫到柳条。


万瓦雪消疑夜雨,一溪波涨误春潮。

晚讶争鸣白项鸦,梅风随夜冷窗纱。


忽惊寒透多年被,不儗潜飞六出花。


历乱已应藏月桂,模糊无处认山茶。

春半三番雪,田更诵里谣。


一年防暴水,九月定盲飙。


色妒梅枝莹,花黏蝶翅消。

东皇在御未班春,滕六呈祥景物新。


一夜花明寒栗冽,九山玉洁晓精神。


清浮剡曲怀思棹,净洗边疆战伐尘。

立春三日雪花稠,作阵随风卒未休。


屋宇高低银盖覆,郊原远近玉雕锼。


将军好问平吴策,高士谁乘访戴舟。

杏蕊娇红柳眼青,东风阵阵雪花明。


春光已是三之一,厎是严寒砭骨清。

满载寒花玉气浮,野航一个小于瓯。


晓来试上城头望,碧海金山两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