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濠西一亩宅,伊昔下帷馀。


壁暗曾题字,园荒旧读书。


闲禽歌后院,流水绕前除。

谢庭风韵婕妤才,天纵斯文去不回。


一宅柳花今似雪,乡人拟筑望仙台。

洞庭之野排千岩,陈子卷帘非爱山。


震泽之流清没底,陈子凭栏不观水。


杰阁横空一事无,终年传习唯父书。

给事三父子,著籍古池阳。


贩夫偶奇货,末暮来钱塘。


维时汉运衰,紫宸厌天狼。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素汾千载傍吾家,常忆衡门对浣纱。


好事喜逢投宿客,刈田因得自生瓜。


山头鼓笛阴沈庙,陌上薪蒸突兀车。

乡园一别五年归,回首人间总祸机。


尚胜邻翁常寂寞,敢嫌裘马未轻肥。


尘颜不见应消落,庭树曾栽已合围。

去扫冬林下,闲持未遍经。


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庭。


旧叶云千里,生涯水一瓶。

茫茫驱匹马,归处是荒榛。


猿迹破庭雪,鼠踪生甑尘。


开门冲网断,扫叶放苔匀。

人传谏议名,不识徵君宅。


嵩云无世情,飞入窗间白。

昔作幽人宅,今为舞女场。


燕惊弦管杂,草避绮罗香。


諠静虽殊致,兴衰自有常。

罢官归旧宅,山水得频过。


息影堤边树,清心湖面波。


劳无功可纪,顽有命相磨。

百年能几何,今我忽已老。


重来旧游地,恻恻伤中抱。


风光宛畴昔,但觉朋游少。

忆昨移家日,真移一束书。


梦犹循旧境,时亦待闲居。


俯仰嗟邻近,经营荷庆馀。

水边杨柳映楼台,楼上红窗面面开。


风景不殊人事别,夕阳沙岸首频回。

白首还乡故旧稀,桃花落尽李花飞。


玉屏山下森森柏,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塘漂泊久,别后梦连宵。


忽听滩头水,犹疑江上潮。


暗尘侵竹简,夜雨洗芭蕉。

身居何处洞,潇岸看云行。


既已通仙籍,奚烦赠道名。


幌红花日影,香断寺钟声。

闲门付与东风扫,独客残春思远道。


日午不见蝴蝶飞,细看儿童弄芳草。

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


他人不见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


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


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

浮家今拟动归桡,家在中洲宛转桥。


菊落秋英频扫径,池平春水渐通潮。


妻儿已解安容膝,亲友难忘是久要。

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
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
丛生嫩蕨黏松粉,自落乾薪带藓花。
旧忆陵阳北,林园近板桥。
江晴帆影满,野迥鹤声遥。
鸟径通山市,汀扉上海潮。
高秋灞浐路,游子多惨戚。
君于此地行,独以寻春色。
文章满人口,高第非苟得。
客舍经时益苦吟,洞庭犹忆在前林。
青山残月有归梦,碧落片云生远心。
溪路烟开江月出,草堂门掩海涛深。
尘室寒窗我独看,别来人事几凋残。
昼空萧寺一僧去,雪满巴山孤客寒。
落叶堕巢禽自出,苍苔封砌竹成竿。
几到青门未立名,芳时多负故乡情。
雨馀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
每见山泉长属意,终期身事在归耕。
皓首明时只布衣,孤坟宿草又斜晖。
尘埃几杖遗书尽,风雨园林旧业非。
九曲月明猿自吊,三山秋晚鹤空归。
往者金华公,赐环僰道归。
笋舆过柴桑,彷徨有馀悲。
荒庭尚如旧,物色人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