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得时行道郭汾阳,臣节无亏名亦香。
老我于今复何幸,功成名遂解金章。
药驾萧寒,鹤巢空、俊人来共烹雪。
蜡就东山双屐,顿教毫发。
世界苍茫未辨,觉此地、亭举清绝。
蒲柳望秋今复衰,遥岑雨罢抹修眉。
寒林要使入方尺,妙笔悬知愧画师。
不见扬雄草玄手,细看束晰补亡诗。
玉人皮里有阳秋,句入丹青顾虎头。
压倒何劳讥陆陆,老衰得懒欲休休。
支床梦破严城角,决眦风回落雁洲。
花前直判醉酬春,饮量惭非刘伯伦。
折去也应颜色在,不知谁是戴花人。
微官淹岁月,幼学未能行。
健以穷愁慱,吟应太瘦生。
风霆随剑吼,山水与琴清。
荒僻阡南路,劳君几度行。
云霓因旱望,草木向春生。
宪度驰声远,诗怀到骨清。
南宋繁华去已遥,西湖花柳为谁娇。
自闻玉井沉香骨,无复龙舟载舞腰。
云里磬声黄叶寺,水心虹影赤阑桥。
云暗天边处士星,客窗寒雨夜冥冥。
輀车忽自京师返,相杵悬知里社停。
别圃烟花怀地主,草堂猿鹤怨山灵。
短墙隔断市桥尘,地为容春早得春。
春雨却扶嘉树老,草堂方舞彩衣新。
经纶不入间边梦,笔砚长随病后身。
两月东巡历四州,几多诗景待君收。
节从海上应遄返,题为泉头合再留。
湖上晚风云未定,山中春水鸟相求。
曾从王守问山庵,神思飞驰不自堪。
有意一亭携客赏,无言五老拟禅参。
朝宗江汉心初北,梦寐烟霞眼正南。
檐溜声闻隐几边,去年多雨复今年。
林皋绿树层城外,江浦黄梅五月前。
夜榻长悬须雅客,昼帘深下谢尘缘。
投石沧浪竟不浮,云林自合早归休。
渔舟点点前江去,载尽斜阳不载愁。
长安倦客,不堪重整旧朝衣。
天香尚带馀霏。
盖世虚名何用,政尔畏人知。
几年闻说邵家园,今日黄花对绿尊。
水阁山亭斜肖郭,柳蹊松坞曲成村。
登高直倚林梢槛,向夕仍开竹外轩。
日度榴花影若铺,闭门谢客禁传呼。
矢弧无限关心处,岁月况多触景殊。
四次乞身天听远,六时归梦客途孤。
园林安可常?适然成主宾。
坐君绿阴中,疑与涧壑邻。
秋花断人肠,忍死经冬春。
到今白发青裙,孱生算有花知道。
驼囊秃颖,雁书剩缕,随身还好。
槐府传观,蕊宫进奉,当年瑶草。
木兰舟,杨柳树。
两不关情,挽宿由天暮。
更有上流春草渡。
夹道苍官似异时,峨峨冠剑想秦仪。
云垂车盖寻前路,风作涛声入旧枝。
故作虬龙惊俗眼,不妨霜雪弄妍姿。
衰病年来荷主知,衡门从此许栖迟。
箪瓢敢谓希颜道,饥渴惟应系禹思。
晓署缔修佛骨表,秋江沉醉菊花篱。
山灵应喜混沌开,绝顶新成缥缈台;
历落人烟堪指数,微茫海市欲飞来。
石峰竞簇参差笋,泉溜长溅不谢梅。
春水上堤沙,春晴散望赊。
衰年花近眼,久客梦还家。
映日孤鸿没,迎风双燕斜。
信步西风寺,穷幽未觉赊。
松根缠石瘦,云磴出岩斜。
思爽馀三唱,诗成自一家。
芒鞋记踏青犹软,野径萦纡雪尚馀。
走笔锓珉增愧色,可无换谷一篇书。
避兵穷岭海,我岂文休孙。
慨彼鸣凤郊,化为逐鹿原。
北吹战尘腥,南接瘴雾昏。
十年流落见无由,谁识江东有赵州。
凭仗炉烟寄消息,定中应亦展眉头。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闲理丝桐。
按清泠繁露,淡伫悲风。
素弦瑶轸调新韵,颤翠翘、金簇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