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芳信拆。
漏泄东君消息。
帝殿宝炉烟未熄。
贾少难逃赋鵩灾,终童不载使缨回。
只须浪作争春态,留取孤芳殿后开。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
椒萼露微花,便觉香魂旖旎。
惜花公子,可是赋情深,携瘦竹,绕疏篱,终日成孤倚。
荒村野水小春时,纵有梅开人未知。
几度携筇无觅处,今朝映竹忽横枝。
脱非入骨清香动,恐被传神淡墨欺。
相送临溪水,先春独见梅。
非关风气早,似得为君开。
野亭驿路,尽是寻幽客。
水曲山隈浩无极。
见松荒菊老,岁晏江空,摇落尽、几点南枝消息。
暇日留囗事,期云亦囗开。
乡心持岁酒,津下赏山梅。
晚实和商鼎,浓香拂寿杯。
清晨凝雪彩,新候变庭梅。
树爱春荣遍,窗惊曙色催。
寒光添粉壁,积润履青苔。
江南近腊时,已亚雪中枝。
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
人情皆共惜,天意欲教迟。
晓日东楼路,林端见早梅。
独凌寒气发,不逐众花开。
素彩风前艳,韶光雪后催。
柳将眠,桃欲笑,又是清明到。
玉河冰泮,无数金鱼弄池藻。
联车油壁软,并马丝鞭袅。
一枝初破蜡,几树尚含霜。
片月增清影,微风损暗香。
不愁羌笛怨,恰讶汉宫妆。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照夜直为明月侣,倚风先作艳阳媒。
多情欲著红妆面,故上含章白玉台。
尚居阑菊殿,岂占杏桃先。
梅自伤迟暮,人犹作早看。
雪压乔林冻欲摧,始知天意欲春回。
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
窗半开,帘低卷。
竹影风摇乱。
银蟾微照,不点红灯掩深院。
不假阳和力,孤生造物先。
九天犹浑沌,一树已婵娟。
节候每相左,冰霜竟失权。
破萼无须羯鼓催,晓风时送暗香来。
怪他玉骨崚嶒甚,不到天寒总不开。
占断春风第一枝,银钩低挂玉尘吹。
清标压倒繁华境,桃李纷纷总后时。
与君别江树,十年滞行迹。
忍使田园苑,可怜秋水碧。
道远梦何繇,雁促音难绎。
姑射仙肌不受尘,旧妆重傅恰如新。
东君少试回天手,已占人间几许春。
庾岭香腮想未真,东明才见一枝新。
阳和衣被凡花卉,繁杏夭桃次第春。
东风才了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岭梅何处早,雪里看芳菲。
北陆寒犹在,南枝春已归。
晓妆初见妒,残角未成飞。
丹萼犹含绰约肌,水边篱落雪晴时。
此间妙得无言意,只有西湖处士诗。
冰雪情怀未遽开,芝兰风味已先回。
故人隔岁无因见,一夜月明何处来。
竹篱茅舍近前溪,烟淡风微月上迟。
认得暗香来去处,夜寒无路觅横枝。
数萼初含雪,孤清画本难。
有香终是别,虽瘦亦胜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星驭经行处,梅花忽已开。
只疑春信早,先拥使旌来。
嫩萼红初破,寒柯绿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