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行为吏百事废,幸此村州终日闲。


莫疑虎兕率旷野,正见虎豹守天关。


栊帘昼静燕已去,陂泽风高雁欲还。

永日付悠悠,年华逝不留。


风声送残暑,云色淡新秋。


吾道倘有待,穷通宁遽忧。

一叶飞足惊,要是变衰始。


毛泽自兹竭,多露方夜委。


凉蜩抱空号,腐燐变幽煅。

落照临风细细寒,已收纹簟未收纨。


山中桂老初含紫,泽上枫多并是丹。


月过河桥低映榭,露从霄极暗供盘。

月夜亭皋秋气生,又从摇落到峥嵘。


寒花尚作茸茸密,晚叶偏能飒飒鸣。


对把蟹螯何处酒,怅怀莼菜此时羹。

脱叶惊雕岁,翻车送落晖。


蔗浆晨渴减,桃簟夜凉归。


怨月收纨扇,轻云怯纻衣。

离骚何苦怨鶗鴂,鶗鴂本因摇落鸣。


寒蝉惊鹤亦无谓,要是愁人闻自惊。

斜规脉脉霞底去,早凉萧萧林际归。


年华摇落适谁怨,伯劳燕子东西飞。

穹旻炎

微凉砧满城,林下石床平。


发岂无端白,诗须出世清。


邻僧同树影,砌月浸蛩声。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


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


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释事出县閤,初闻兹山灵。


寺扉隐天色,影刹遥丁丁。


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蓂苓。

雨信清残暑,萧条古县西。


早凉生浦溆,秋意满高低。


前事虽堆案,闲情得溯溪。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白帝如今已有权,骄阳退壁渐凉天。


兑支一霎风来享,供送三更月与眠。


山水秋来浑是画,宾朋酒后总成仙。

荒庭古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


虽然诗胆大如斗,争奈愁肠牵似绳。


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

雨滴梧桐点点愁。
冷催秋色上帘钩。
蛩声何事早知秋。

落日青空分燕尾。
一片残云,犹作孤峰紫。
剪剪白蘋风歘起,藕花露滴清波里。

山屏雾帐玲珑碧。
更绮窗、临水新凉入。
雨短烟长,柳桥萧瑟。

秋含片雨来,落叶一声催。


萧瑟悲为客,苍茫畏上台。


梦随微月去,魂逐冷风回。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荣枯无路入千峰,肥遁谁谐此志同。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


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

一听早蝉响,坐悲芳岁阑。


新秋空索寞,前事但心酸。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顷麻。


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


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

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


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


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

泽国今年秋气蚤,湖亭清晚独裴徊。


翩翻荷盖随风舞,萧瑟松声带雨来。


静处岂云身计得,吟边但觉岁华催。

正月孤帆别远津,秋风林下忽沾巾。


他乡久住愁双鬓,故国遥看隔几尘。


江海又逢初下叶,关河同是未归人。

晚霭隔远岫,秋容入平林。


方素仅盈尺,岩谷能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