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园林烟景快相亲,兄弟招欢自主宾。


银烛金樽长夜饮,夭桃秾李一家春。


盛年共惜同为客,明月从来不待人。

故人抱枯木,过我南山陲。


开匣理新曲,君心如旧时。


指边灯影乱,弦外雨声随。

天与幽人候,寤言矢勿谖。


浅深河汉影,明灭斗星痕。


嚣落孤存伴,澄馀别有根。

万物交于气,惟兹召以神。


漫邀春作主,反教夜为臣。


得一清宁见,与参化育陈。

常言春候悦,及此凛生威。


碧汉收空肃,疏星拱极微。


月能怀己洁,雪亦感知希。

光非从素借,澹乃得明先。


疑合还珠浦,微分种玉田。


雒神初出水,虢国始朝天。

六朝金粉色,强半入冰壶。


素岂为春绚,清宜向客癯。


应知魂共濯,独有气相扶。

积水环庭弥,舒华入幕窥。


寒威春不恕,光泽夜初追。


号召神仍漠,吸呼类若私。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度芳洲,绿波碧草茫茫。
便觉一片春情,分付与离觞。
人在万梅花下,耐几分风雪,有几分香。

忒迷离,几番风雨花朝。
剩有一片芳尘,浑望断红桥。
燕子绕梁飞遍,为怕伊憔悴,替垒香巢。

北海座上客常满,陈平席门车亦多。


贫富不关交际事,二公门户亦山河。

三春月胜三秋月,花下惜清阴。
锦围绣阵,香生革履,光动兰襟。


棠梨枝颤,乍惊栖鹊,夜久寒侵。

绿染荒丘,红愁古戍,好春断送斜阳路。
天边遗下碧桃花,人间竞买珊瑚树。


芍药香消,青梅酸破,这回难写风流句。

挂蒲帆,好风吹送轻桡。
一片泪迹模糊,都付与鲛绡。
我已天涯伤别,更那堪君去,杨柳河桥。

香雾湿红英。
玉漏初停。
庭闲如水竹声清。

渡溪桥,攀石蹬,寻月上岩顶。
万竹玲珑,摇碎冰轮影。
凭栏不尽低回,一亭如笠,算今夜、更筹须闰。

银塘浸月,香灶禁烟,淡泞白梨花影。
拂槛遮楼,蜀柳一株端正。
明润。

双鬟弄笛,点罗衣、杏花似雪。
凉蟾低照鬓影,蝤蛴玉样白。


粉落宫梅半额,问朝云、有谁画得。

春碧深斟,夜黄低唱,往时佳梦如烟。
近来花信,重到海棠边。
依旧香巢翡翠,浑不似、三十年前。

可红床,一方软碧琉璃。
付与玉貌湘娥,纤手弄明漪。
五月清凉无汗,称水晶双枕,杏子单衣。

问湘筠,带来多少啼斑。
织就万缕冰丝,浅浅漾情澜。
里面看人了了,甚外边窥玉,如月笼烟。

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


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


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

一灯寒共。
小焰帘飔送。
看急景,同飞鞚。

柳昏花暝愁风雨,二月馀寒在画屏。


独夜高楼春思迥,转灯出户见春星。

飞絮游丝客子心,连城那忍遽分襟。


青灯应见诗情苦,浊酒不如交味深。


一榻暖风栖竹屋,半阑淡月立花阴。

楼迥星河转,宵残鼓角催。


重门和月锁,寒梦绕花回。

叶叶风鸣幕,梢梢雨打窗。


烟销寒宝鸭,膏浅侧银缸。

哀歌中夜叩刀环,又听鹃声落枕间。


野鸟亦知归去好,宦游曾见几人还?


搔残两鬓愁如海,啼罢三更月满山。


惆怅劳劳将半百,朝来徒羡片云闲。

把酒高台叹羽翰,侧身天地共凭栏。


到门谁敢题凡鸟,诸子何为尚鹖冠。


楚客狂来歌转逸,玉箫吹去月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