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燕掠风帘,桃红藓砌,先生知否。
漫说春寒鸳梦暖,却讶莺啼柳。
新诗一卷,芸窗细读,合把浓香熏透。
春寒消不尽,九九尚凝阴。
初旭笼云薄,疏星向曙沈。
酒欢如可续,花事与重寻。
五更风雨惊残梦。
尚怯馀寒重。
一层红晕一重纱。
料峭东风,廉纤细雨,落梅飞尽。
单衣,恻恻,再整金猊香烬。
误千红、试妆较迟,故园不似清明近。
博山熏尽鹧鸪斑,罗带同心不忍看。
莫近栏干听花雨,楼高无处着春寒。
重来春又半,梦寐念归期。
山近衾裯薄,春寒鼓角悲。
晓钟风送远,宿霭日开迟。
二月寒如腊,群芳冻未芽。
有人能剪水,无树不飞花。
终不禁风暖,难教带月华。
古人坐客寒无毡,我今为客寒无烟。
东风兼领玄冥权,今年春寒过去年。
梅子含酸实未坚,荠麦虽茂胎未全。
日长亭馆。
尚问寒深浅。
底事今年花信晚。
林风溪雨弄春阴,古屋凝寒午更深。
烟火萧条人迹断,自笼双袖听新禽。
雨歇微寒酿晓晴,富翁聊尔锦袍增。
迟迟春日堪游子,拂拂东风巳泮冰。
几片墙阴梅雪褪,万丝堤上柳烟凝。
春欲分时寒更深,阑风伏雨昼阴阴。
不通燕子重帘闭,憔悴花枝病酒心。
阴雨压春意,坐怯衣裳单。
骚经旧香草,想绿沅湘间。
云深翠凤杳,天阔苍虬寒。
水薄疑将解,坐来清复凄。
柳黄花不笑,山绿鸟无啼。
去絮惊生栗,当窗怯欲迷。
玉瓶春水晓犹添,红萼无言对卷帘。
莫为桃花翻自恨,梅花时节更清严。
三阳入星纪,万里寒威逼。
迟日何其凄,同云淡无色。
避户谷回飙,幽林鸟敛翼。
芍药香凝,海棠丝袅,东风吹透相思草。
绿纱深处自调筝,一弦一柱寒声早。
苔满阶庭,月留昏晓,萋迷碧砌残红少。
想到寻春意转慵,梅花落尽杏花红。
呼僮钩起重帘望,不是东风是北风。
朔吹喧重幕。
谁记是、桂岭宜人偏独。
才过烧灯节,乍冷云、凝碧乱筛银竹。
病里年华草木知,孤云来去更无期。
等闲清兴难消却,忍冻开窗看竹枝。
莺声流入锁窗里,唤醒香魂慵未起。
几度东风作峭寒,梨花如雪春如水。
屏山曲曲昼愔愔,冷淡韶光转不禁。
春寒晏起篆烟留,一桁湘帘缓上钩。
浪簸飞花围曲沼,风掀猛雨入层楼。
傍人悄宿栖檐蝶,逐妇纷啼隔竹鸠。
寒气朝犹逗,湘帘未卷时。
重寻前夜梦,新写早春诗。
梅发江南尽,鸿归塞北迟。
寒云殢小溪,树树锁烟低。
二月春将半,孤村莺未啼。
花牵新水细,山背夕阳迷。
一枕华胥鸟唤醒,晓和松韵更堪听。
起吟文赋梅花赋,闲写茶经山海经。
霜雪向头争此白,乾坤留眼望谁青。
春光寂寂思依依,深院无人昼掩扉。
病质吟花红亦瘦,疏帘引草绿争肥。
缘悭骨肉辜乡梦,愁老年华傍翠微。
已交春半又寒风,料峭奚堪冬日同。
相约看花惊袖薄,有怀饮酒炽炉红。
芳园桃李开犹懒,金谷燕莺啼未工。
双扉静掩俨山隈,雪后庭阶玉几堆。
古树最宜当牖立,冻云端不为春开。
敲冰遣兴闲烹茗,拨火搜吟偶画灰。
溪畔碧桃手自栽,幽居端为避秦来。
春寒花与人俱懒,红孕枝头不肯开。
春雨潇潇岁尚寒,被池才暖五更残。
竟无羔酒消灯味,剩有尘书作蠹餐。
破屋霜严华鬓白,疏窗露冷袷衣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