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经时避地隐苍岩,世虑忘来万事堪。
日暮独行南涧侧,遥依疏树望晴岚。
青山四时好,春至尤盛丽。
润泽散冲融,华滋出枯悴。
云根鳞甲动,风柯羽旄曳。
新晴散佳丽,列阜气尤豪。
腻草翻风沃,芳林映日高。
殢情醲似酒,溢目涌如涛。
交道久矣丧,何代无秦鹿。
先生千载心,悠悠山水绿。
四海无波六合清,诸公乘暇乐升平。
杏花村外东风里,醉拂吟鞭并辔行。
春山先生性超逸,山水平生好成癖。
探奇览胜不惮劳,楚蜀名山遍经历。
谢政归来更萧散,天与清缘谁解管。
游山有兴未从容,偶向君家阅数峰。
水泛落花凡几曲,云开远岫似千重。
茆堂有约琴尊共,萝径何时杖履从。
相期河渚玩春华,一棹迎风路未赊。
楼外有梅三百树,美人不到不开花。
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
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
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
春山殊气候,十里半阴晴。
山下三更雨,山头月正明。
戴翁笔底有春山,万叠风烟尺素间。
好似西湖新雨后,两峰回首六桥湾。
云西老人富文艺,博闻好古无仕志。
我虽不识尝梦之,矫矫丰姿髯磔猬。
驭风骑气上钧天,断缣尺楮人间传。
昨夜春雷动四遐,纷纷群卉尽萌芽。
蛰龙也□深渊梦,飞出苍崖露爪牙。
学弯新月两分明,春霭连山淡欲盈。
入室纤蛾曾见嫉,隔墙横翠重关情。
王书不至双规损,黛色初匀八字轻。
香篆锁重云。
梦也还真。
年年芳草认罗裙。
荷花桂子入新图,柳七才名莫浪呼。
且擘荔支消夏去,风光占住小西湖。
旧游回首意苍凉,负尔花间陌上香。
好著片帆重送我,风流苏小访钱塘。
吹软垂杨两岸风,中流箫管酒灯红。
也知团扇谁描得,憔悴江湖一放翁。
白鹭低飞九里洲,梅花万树压溪流。
晚妆忽讶胭脂湿,一笛斜阳水上楼。
诗情画意有无间,如此烟波数往还。
记得画眉声里过,一船青载富春山。
潮声见说上泷回,泷水无风绿似苔。
闲向桐江弄明月,钓竿高挂子陵台。
模糊数叠屋前山,翠色欺凌诗鬓寒。
啼鸟一声泥滑滑,晚钟春雨过林端。
光风荡野晴旭柔,翠屏螺髻烂不收。
纤黄娇绿迷远近,翩翩好鸟如相求。
厓欹谷转一径幽,石梁斜枕清溪流。
春山道士不辟榖,自斸芝田种白云。
昨夜石坛明月冷,一声长笛半空闻。
春山道士不饮酒,颜如丹渥气如虹。
不是出山归较晚,贪看明月过桥东。
春云尽敛青山出,雨过千林翠犹滴。
桃花历乱柳芊绵,两两啼莺在林隙。
短桥深树阿谁家,楼阁重重映晓霞。
九龙峰上雨云乾,影落栖神涧水寒。
人在春山紫翠间,旅途今日忽相看。
潮生远浦孤帆小,雨过苍崖古木寒。
笔底云烟长满屋,壶中风物共凭栏。
春深原树绿初齐,山拥芙蓉水漫溪。
独自携筇上山去,小亭犹在万峰西。
榜船杨柳根,雨罢溪水响。
深林人未还,白云自来往。
宝殿插崚嶒,松门半古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