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曾共刘咨议,同时事道林。


与君方掩泪,来客是知心。


阶雪凌春积,钟烟向夕深。

鸳鹭彤庭际,轩车绮陌前。


九城多好色,万井半祥烟。


人醉逢尧酒,莺歌答舜弦。

化洽生成遂,功宣动植知。


瑞凝三秀草,春入万年枝。


凤掖嘉言进,鸳行喜气随。

日上苍龙阙,香含紫禁林。


晴光五云叠,春色九重深。


赏叶元和德,文垂雅颂音。

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


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

睿德符玄化,芳情翊太和。


日轮皇鉴远,天仗圣朝多。


曙色含金榜,晴光转玉珂。

代是文明昼,春当宴喜时。


垆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


汉典方宽律,周官正采诗。

垂拱乾坤正,欢心品类同。


紫烟含北极,玄泽付东风。


珠缀留晴景,金茎直晓空。

玉漏飘青璅,金铺丽紫宸。


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

云陛临黄道,天门在碧虚。


大明含睿藻,元气抱宸居。


戈偃征苗后,诗传宴镐初。

文物京华盛,讴歌国步康。


瑶池供寿酒,银汉丽宸章。


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堤暖柳丝斜,风光属谢家。


晚心应恋水,春恨定因花。


步远怜芳草,归迟见绮霞。

选胜寻常此地行,春日望湘湘更明。


白浪逼连阳羡树,青山半掩阖闾城。


楼台高下千家柳,阡陌东西几处莺。

春游便野服,翻觉厌鸣琚。


缓步新开径,闲看近得书。


何心婴世网,有客待公车。

张宴凌崇颠,返策憩涧阴。


南岑夙厌历,北麓今始临。


危磴绝来术,崩壑瞰空潭。

池芰亭新盖,风篁戛素琚。


清标吾独爱,疏节客曾书。


鸡黍招同社,儿童候小车。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唐室空城有旧基,荒凉长使后人悲。


遥村日暖花空发,废苑春深柳自垂。


事著简编犹可念,景随陵谷更何疑。

曾读前书笑古今,耻随流俗信浮沉。


终期直道扶元化,敢为虚名役片心。


默坐野禽啼昼景,闭门官柳长春阴。

水乡春气变新正,风物光荣异帝城。


闲步偶寻芳草色,空林独听野莺声。


烟霞未得从幽兴,吟赏潜悲减旧情。

柳岸花塘慵独赏,闲门春尽阻闲游。

少年多故心先老,却被人疑似白头。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雨馀宫阙丽春阴,三月花光照上林。


谁倚青楼望归骑,日斜南陌柳烟深。

水满池塘花绕城,日斜南陌暖风轻。


千门柳色春烟淡,独倚高楼闻暮莺。

残雪初消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


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


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

冲雨冲泥处处行,物情殊不可诗情。


牡丹又是一年过,春事略无三日晴。


先后笋争滕薛长,东西鸥背晋齐盟。

高下云藏野老家,纵横水漱竹篱斜。


勒将春去许多雨,流出山来都是花。


白首风烟三径草,清时鼓吹一池蛙。

净扫山房不以贫,旋炊野饭唤比邻。


子规啼处一村雨,芍药开时三径春。


丘壑自成安乐国,渔樵尚有老成人。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
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
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纷绿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