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晴气熏樱蕊,丰蒙雪满林。


请君三斗酒,醉卧白罗岑。

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间竹开。


芳草有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


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愧不才。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一湾新绿护茅庐,草细泥松已可锄。


野老但知分社酒,地官宁复进农书。


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馀。

浅涧沙平泉脉脉,芳林风软雨垂垂。


无情落絮知谁管,得意鸣禽各自私。

寻常弹指声中,优昙偶现空王地。
海棠着锦,丁香衣紫,霞烘烟细。
急管哀丝,青衫白袷,嬉春情味。

北阙同云掩晓霞,东风春雪满山家。


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先开六出花。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晓看春水满方塘,静掩柴扉白日长。


花意风光空烂漫,客愁山色对苍茫。


扬州歌吹今何在,陶令田园亦就荒。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此日忆京华,孤城春望赊。


云霄双凤阙,歌舞万人家。


香脆金盘菜,寒轻彩胜花。

天门望雪瞻华盖,御苑迎春试碧桃。


窗色向明通散帙,炉烟当昼引挥毫。


云连睥睨银城迥,风绕罘罳玉殿高。

闻君新岁作,吾亦念生涯。


翠麦纤纤细,青杨袅袅斜。


渴思春岸雨,醉忆碧溪沙。

楚客年华悲塞国,燕京春色念江潭。


香迎苑雪梅先放,翠入宫烟柳乍含。


行在旌旗犹驻北,朝廷冠冕自通南。

春日长安车马迎,密烟轻旭弄朝晴。


诗来草动池塘色,吟罢花增馆阁情。


万里江湖桃竹杖,十年风雨铁灯檠。

鸟鸣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寒崖变吹律,阳渚发鸣葭。


温风戒旦至,淑气应时加。

蔼蔼春候至,天气和且清。


端居抚流化,久惬静者情。


浮阳起丛壑,流烟散孤城。

林花寒不折,城雁日喧呼。


壮觉风情减,春增旅兴孤。


经过留翰墨,潦倒念江湖。

并塞园林古,春来似不知。


雨轻成冻易,树老发花迟。


剧事随年倦,欢悰入病衰。

金汤西北绿阴中,双硙当渠一派通。


人迹罕来花自老,利源常在水何功。


事能如意嗟常少,春苦无情去又空。

罨画山城画舫开,春人春日探春来。


帘前宿晕犹眠柳,镜里新妆欲笑梅。


花信早随簪鬓发,岁华徐逐荡舟回。

芳颜淑景思漫漫,南国何人更倚阑。


已借铅华催曙色,更裁红碧助春盘。


早梅半面留残腊,新柳全身耐晓寒。

涨西湖、半篙新雨,曲尘波外风软。
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
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

建章莺啭曙光初,上直门开漏点疏。


花拥西清森仗卫,星临东壁焕图书。


汉庭长者多推毂,楚国骚人久卜居。

江南棕笋正时新,滋味还思养病身。


暮雨过云初有电,老莺啼树已无春。


虚名晚合徒多累,同辈生存仅数人。

人家星散住村墟,第二港头潮水初。


蛱蝶一阑花院落,乌犍千亩雨犁锄。


养鱼已得陶朱法,种树还抄汜胜书。

楼阁参差紫翠间,微风不动彩云闲。


柳垂禁籞丝千尺,水绕宫沟玉一环。


春树鸟鸣圆似筦,夕阳驼影兀如山。

春来浑不到湖边,偶逐东风上画船。


花气暖流黄鸟岸,水光晴展白鸥天。


绿尊兴极频呼酒,银管声高正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