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饕风虐雪到家林,才喜春晴春已深。


花片纷纷飞蝶乱,树阴渐渐早蝉吟。


贫宁不仕元知命,老尚能诗懒用心。

青春挽留渠不住,白发抛去吾安能。


东风送汝一杯酒,从此闭户真同僧。


酴醾芍药待判断,腰鼓横笛当施行。

莫春已办曾点服,急雨又垫林宗巾。


一晴政为吾辈设,速载家酿羞厨珍。

为汝双吟屐,春天强放晴。


雪仍降野色,冰复禁河声。


但许同心在,那妨薄宦名。

霁色破春昏,高楼日未曛。


林稍零旧雨,山顶入残云。


醉粉匀花颊,风罗绉水纹。

醉乡残梦莺唤醒。
见柳梢、日影弄明。
又误了、寻芳伴,减东风、庭院笑声。

沙尾风痕约晚凉。
雨馀山语响匡床。
罗文水比空奁定,品字帆如画扇张。

连旬阴翳晓来晴,水满圆塘照日明。


岸草短长边过客,江花红白里啼莺。


野无征战时堪望,山有楼台暖好行。

柳弱不堪扶,春愁剧鹧鸪。


翠烟三月尽,红雨一庭芜。


晓日鸠呼妇,晴风雁引雏。

湖上晴烟积雪春,柳条湖水接芳新。


林莺恰恰稀逢侣,岸日晖晖低向人。


汀芷渚兰暄自碧,浴凫飞鹭晚相亲。

野阔爱春幽,新晴觅寺游。


立僧当径望,融雪向门流。


净色悲诸界,浮生哂一丘。

弱弱纤纤柳,朱朱白白花。


春风最无赖,客鬓亦空华。


草色明深径,泉声落浅沙。

晓洞云归湿,春山草木新。


夭桃含宿雨,嫩柳袅轻尘。


蝶翅寒犹怯,蜂衙晚渐陈。

花发烟晴春事宜,风和日暖迥春姿。


百年事业惟杯酒,四海烟尘何所之。


帘户静应通乳燕,幽怀不负采芳期。

䰐鬖绿柳拂垣衣,课蜜蜂忙踏蕊归。


须趁一春随意适,极知万事转头非。


添垆麝饼遮残火,拥案尘编绝故韦。

檐滴春膏绝,凭栏晚吹生。


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莺。


游寺期应定,寻芳步已轻。

晴影深寒碧玉流,郁香兰芷暗芳洲。


冻侵莺舌声全涩,风恋花枝颤未休。


目断野烟横极浦,心悬明月入高楼。

残云消雨脚,晴日丽东轩。


扫地还除湿,焚香更助喧。


蝶蜂狂欲舞,桃李静无言。

春日丽如此,云开应有时。


落花红点径,垂柳绿成丝。


海燕频将子,山泉已满池。

竹院春深亦乍晴,青山历历水盈盈。


白云草木连沙漠,玄菟旌旗拥穗城。


人在重围风雨暗,鸟啼高树雾烟轻。

共步层峰下,新晴夜月初。


松高人影怯,云散鸟声虚。


倚石听泉落,迎风过竹疏。

唤幽禽梦醒,问急响、花铃谁掣。
试晴扇香,香心如倦蝶。
弱翅犹怯。

春风摇天宇,散策喜徐步。


乐与二三子,绿草池塘路。


鸠鸣桑柘春,川阔牛羊暮。

新晴楼馆拂云开,万瓦含风接上台。


短晷渐随阳漏长,长江元傍海开来。


云山叠叠春千里,世事悠悠日几回。

暝烟初破日,宿涨未归河。


花积重岩重,人闲春事多。


鸠呼声尚湿,市远路应讹。

久雨晴初好,行吟野望宽。


已知珠海阔,尚觉石门寒。


苍翠春中变,巑岏濯后看。

阴雨连旬久,暗时一卷帘。


风来池水皱,花落砌苔黏。


画永闲方觉,春深冷转添。

春晚郁蒸如溽暑,朝来萧飒似清秋。


千山雨后阴云凝,三日楼前野水流。

夜半风雷破久晴,四檐侵晓尚泠泠。


欣然拥被重寻睡,梦见汉中春麦青。

青烟漠漠昼无人,垂柳遮凉不见尘。


饮水曲肱眠细草,绝胜肉食坐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