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雨丝池水上,云片屋山东。


沥沥檐花落,盈盈地脉通。


摇村江柳绿,照槛苑桃红。

竹喧雀噪杂莺鸣,都入松堂作雨声。


到眼春光过己半,关心身事百无成。


关山梦远人东望,沙漠云深雁北征。

百念关身起猬毛,雨声偏近夜床高。


正愁春事趁奔鹿,更觉归心折大刀。


拥鼻吟边聊且遣,枕肱佳处亦时遭。

蕉上雨声无尽来,龙疲应困阿香催。


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鹢回。


料峭侵衣犹带臈,廉纤昏昼已如梅。

蒙蒙烟雨网春晖,南陌清明二月时。


细草养泥供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

时序惊人翻手云,不禁风雨破除春。


岸容故故留花使,夜色明明助稼神。


异县逢人思故旧,长年作客见疏亲。

油云卷尽晓天明,风色融和日色轻。


著处馀花知有命,一番绵雨喜初晴。


园林经润春难老,庭馆无尘气转清。

十年此袂与君分,一笑楼头日过晨。
真个愁来真似梦,不因诗到不知春。
云霄元似非关我,风雨何须故恼人。
一自苍精涣号扬,如酥小雨酿春忙。
霏霏透入根荄脉,点点染成桃杏妆。
泽遍高深俱及物,气融枯槁亦生香。
一自春来二月强,连宵甘霔泽斯滂。
润留根蒂梅桃实,清及萌芽黍稷香。
雀舌纤纤抽茗叶,羊群戢戢长松秧。
几朝霢霂不破块,通夕浪浪势乃滂。
竹下森然骍角露,桑间沃若茧丝香。
田毛沾润初含穗,土脉流膏欲布秧。
青皇初布令,大块已流湿。
霏霏散冲融,一一成膏液。
骎寻夜漏分,掀扬风箭疾。
好事图形复赋诗,岂知真个把锄犁。
野人开卷微微笑,最忆轻蓑带湿归。
长江烟水接蓬莱,百尺风帆破浪开。
二月桃花春雨里,候人还向水边来。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干戈扰扰青春暮,云雾纷纷白日迷。
千里江淮谁饮马,五更风雨独闻鸡。
徒劳剑气冲牛斗,无复星文聚壁奎。
种得灵苗数十畦,暖风吹动绿云移。
频锄慎莫辞劳倦,凋瘵苍生久望医。
坐倚梅窗俗客稀,一编终日究精微。
吉凶消长何须问,已悟先天造化机。
千峰万壑六花晴,着屐扶筇尽日行。
应似古人能放达,独将宇宙作佳城。
学得新书逼二王,挥毫常在墨池旁。
西风客棹曾经过,吹出云烟满路香。
静里乾坤玩古今,一轮明月正天心。
光辉不但来云谷,四海苍生仰照临。
石室香凝万虑空,制成新操付丝桐。
寻常莫叹知音少,流水高山百世风。
一径深栽竹万竿,清风潇洒逼人寒。
知君高节真相似,莫厌频频岁晚看。
医传董奉活人心,济物功成不受金。
云谷年来春雨后,新栽红杏已成林。
澄湖旧足三河注,嘉泽谁将片石磨。
忆昔置田驱积菶,于今抟土阏洪波。
饥金穰木原难料,堰废堤荒可奈何。
宣房沛泽未全消,蒿目流民叹不毛。
万户尽资农部食,诸君谁念圣躬劳。
犹传淮泗河防亟,又报荆吴米价高。
七乡旱泄钱湖水,三日俄成涸辙鱼。
天帝似应怜瘠土,杞人空自念农书。
谁家闭籴思安枕,有吏催科尚满车。
卐字小阑环曲折。
恰似我、寸肠千结。
乱愁丝和雨丝丝,尽付与、莺梭织。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
双袖贮疏凉,六幕净馀滓。
锦飘风撼花,玉逗水循轨。
溪楼燕子懒飞飞,一鼓轻雷渐作威。
细濯林花红抹浅,低蒙岸柳翠光微。
偶穿纵步寻山屐,且解销忧贳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