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风吹雪遍埏垓,晓起推窗赏看来。


三白定占春麦熟,六花不让早梅开。


连营旧是青毡帐,立地新成白玉台。

东风吹雪剧春寒,幽室孤居对碧山。


帘外冻云青不散,檐前新月冷初弯。


十年宦迹惊残梦,一息尘机慰老闲。

峭逼疏拢,是春寒乍凝,小院风急。
落蕊飘香,一霎碎琼铺积。
疑是群花放日,倩天女、徐徐散出。

中吴富岩壑,颇为城市隔。


悠悠入山心,东风催蜡屐。


晴郊淡如烟,鸣舻听闲适。

迓暖将融,馀寒乍勒,琼葩飘散冰蕊。
向明疑密还疏,背风未欹故坠。
花泥蓄润,定不放,闲尘飞起。

风聚春云夜不晴,残更忽觉峭寒轻。


起来却卷西窗看,琼树瑶阶照眼明。

一雪满天地,三春景更妍。


鹤梳琼羽落,蝶舞粉衣翩。


嫩柳飘新絮,残梅补落钿。

腊里霏微未许多,春来舞片却交叉。


混成天地皆同色,点染园林尽着花。


岸迹云凝迷去鹭,屋头烟暖见饥鸦。

六花飞压九街尘,应讶人间未觉春。


天上楼台银作屋,云中车辂玉为轮。


三秋狼戾盈仓兆,万国欢呼击壤辰。

彼美春工用意多,剪裁琼蕊缀庭柯。


妍辞重识梁园赋,寡和还推郢国歌。


莫叹馀花皆惨悴,共看修柏自婆娑。

琼叶缀玄圃,玉羽翔伊川。


翻霙九霄下,呈芳二月前。


低徊隔帘翠,玲珑入绮钱。

玉尘如糁满东风,人道天教兆岁丰。


麦已埋深郊外绿,花都封却树头红。


半年枯槁从今润,千里芳菲是处空。

开岁雨阴连十日,雪寒兼与旧春同。


乾坤半落穷荒外,楼阁横陈澹月中。


瑟瑟松篁山屋夜,疏疏鼓角郭门风。

常时寒已收,今兹阴尚结。


惜此艳阳天,尽付萧骚雪。


穿花适自乱,杂雨讵成洁。

孙生读书光映檐,杨公涤笔色摇碗。
岂知今日物象新,总向三春堆积满。


著地都将委琐藏,拂池尽把瑕玼涴。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

东风拂拂送瑶华,散入长安百万家。


北极层阴看尽敛,西山积素望偏赊。


寒光倒映银河浅,清影轻摇玉树斜。

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
南园老梅冻不开,饥乌啄落青苔上。
破屋寒多午未餐,拥衾对雪空长叹。
步上危楼豁两瞳,冱云幂䍥酿寒风。
春迟湖白山青外,人在梅香雪影中。
老树着花喧冻雀,芳泥沾絮戏轻鸿。
翠衾昨夜春寒重,朝来顿成凄冷。
密护琼窗,轻霏玉屑,疑把梨魂唤醒。
瑶华糁径。
飞光远近浮霜瓦。
银杯翻影随骄马。
楼阁望中迷。
窈渺珠帘,微茫宝镜,仿佛绡宫锦地。
便湘水无波,压残兰蕊。
恰见素面凝妆,只粉痕、一线垂红泪。
晓来积雪被长峦,约住春和纵腊寒。
谄贺岂堪随味道,高眠且只学袁安。
谩惊柳絮搀先舞,独爱梅花奈久看。
东皇欲报丰年信,千里同云六幕阴。
遇景大吟诗将手,与民偕乐使君心。
锦城阔暖无多积,岷岭高寒旋觉深。
勾芒新政让玄冥,一雪填门讶许平。
不夜乾坤月留照,无尘世界玉装成。
如何辨认梅花发,只得夸张柳絮轻。
雪到南边不论春,倚阑万象纵横陈。
模糊世界山川老,轩豁人心宇宙新。
镜沼窥鸾应眩眼,蓝关拥马最伤神。
剩喜漫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夜深错认催花雨,梦觉惊闻折竹声。
山势抱西秦,初年瑞雪频。
色摇鹑野霁,影落凤城春。
辉耀银峰逼,晶明玉树亲。
春雪昼悠扬,飘飞试士场。
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
雪霁凝光入坐寒,天明犹自卧袁安。
貂裘穿后鹤氅敝,自此风流不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