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数树远烟藏枣栗,半村疏雨下牛羊。


诗人过眼助成句,吟罢不知归路长。

理筴迈前路,将言陟高岑。


中途阻且艰,忽复至夕阴。


林木郁萧森,烟雾亦何深。

到处蓬蒿古市,谁家桑枣新园。


群鸦暮落高树,独客寒归远村。

出门候亲知,引望欣往即。


崇林既前登,修坂亦屡陟。


浮云正东驰,馀景忽西匿。

戈戟重门固,风尘过客稀。


飞禽愁战格,屯卒怪儒衣。


野旷北风劲,天高西日微。

空城鸟欲栖,渐夕收炎暑。


槐叶绿生风,椿花落如雨。


出门何所适,有口不敢语。

路转东门五里塘,夹塘寒水绿泱泱。


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间有此凉。

暮光霞彩炫金题,绛阙高居雉堞低。


上相楼台连御苑,中郎车骑过沙堤。


皂雕孤捩凌云翮,紫雁双翻蹀雪蹄。

憭慄梧楸似楚骚,霜馀寒水失溪毛。
游鳞泼泼心应乐,乱雀飞飞意不高。
平世功名难强立,昔贤卿相是真逃。
临溪长是见归乌,摇落初惊岁物徂。
虎掌烟芒金穗密,雁头霜叶绀轮枯。
差差去幕东西燕,两两随波上下凫。
哲匠昔缔构,文榱面清池。
回环水光合,左右云容披。
苍烟限垒断,空碧盈轩垂。
节物更徂候,幽衿属钓台。
兰苕兼佩长,桂叶学旗开。
鹊避惊弦去,鱼随晚饵来。
偶来寻晚景,便觉涤嚣烦。
岸柳相搀绿,风荷各自翻。
归云何处宿,惊鹜或时喧。
病骨秋风渐渐轻,薄凉出郭带微醺。
催红败绿霜前雨,懈白柔蓝水上云。
闲听鸟声如法鼓,远看路草是腰裙。
山斋无一事,步到白蘋洲。
滩近溪声夜,云寒石气秋。
烟尘深冉冉,天地入悠悠。
霜稻收馀垄亩空,雨容和雾晚溟蒙。
出门忽见丹青树,肠断家山柿叶红。
岁晏天萧萧,日落山苍苍。
寻幽度小涧,眺远跻层冈。
班坐古道上,落叶满地黄。
蒲稗藏鸭楚水秋,碧云摇海结新愁。
晚风忽动芙蓉渚,斜日还寻杜若洲。
白发萧疏歌宝铗,黄金零落恕貂裘。
北风吹夕阳,驱车出城郭。
百草委明霜,野烧寒烟簿。
彷徨事上官,古道多荆柞。
马足迟迟破晓霜,朔风迎袖过川梁。
帘栊几处迷醒魄,烟霭满空含曙光。
已是途程规进取,可能怀抱似鸿荒。
晚径收霜滑,青鞋踏浅沙。
看云闲活计,临水淡生涯。
篱菊犹存叶,江梅欲破花。
新雨稍添清禁润,斜阳初下直庐明。
方惭饱食无裨补,更作长廊百步行。
短策扶衰病,轻衫受晚风。
烟花连浦白,霜叶坠林红。
骨肉兵戈里,乾坤涕泪中。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沙碛邻南幕,神京寄北门。
风云护天险,鼓角壮边屯。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
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
远岫已将没,夕阳犹未收。
自怜为客惯,转觉到家愁。
城中少乐事,日日走尘土。
因循嘉节过,春物遽如许。
驾言游近郊,及此新过雨。
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
阑珊春事蚤啼莺,与客闲行出北城。
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
夕阳古寺归樵影,流水空山吠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