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作诗不与作文比,以韵成章怕韵虚。


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工夫。

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


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个里稍关心有误,发为言句自超然。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陶写性情为我事,留连光景等儿嬉。


锦囊言语虽奇绝,不是人间有用诗。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从横。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曾向吟边问古人,诗家气象贵雄浑。


雕锼太过伤于巧,朴拙惟宜怕近村。

古今胸次浩江河,才比诸公十倍过。


时把文章供戏谑,不知此体误人多。

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


举世吟哦推李杜,时人不识有陈黄。

万峰天竺杪,丈室寄禅心。


野鹤经秋卧,山猿彻夜吟。


稻香云碓远,花影石坛深。

为叩西方刹,因停北上槎。


金身悬宝树,玉髻涌瑶花。


梦已清圆觉,心将悟法华。

偶入清凉界,同探大小乘。


北宗仍事秀,南法已传能。


苔远连深竹,花疏坠古藤。

双林曾授记,百丈近安禅。


洞古频栖鹘,峰高欲坠鸢。


秋灯云阁外,晚磬雪房前。

为楼依北固,舍宅望西江。


竹远通金磬,杉高并石幢。


龙归云压栋,蜃起月沈窗。

净乐传尊者,真如卧法王。


池幽菱芡熟,殿古芰荷香。


一钵擎秋雨,三衣挂夕阳。

十里华严界,重来雪未消。


钟声寒殿出,塔影夜池摇。


桂树萦阶发,藤花拂座飘。

一褐闭禅关,孤云尽日闲。


来从身毒国,买断沃洲山。


白象鸣銮去,青狮护驾还。

香炉峰外路,云日昼凄凄。


飞瀑当楼满,寒山入座低。


潭心龙女出,塔杪雁王栖。

辞家来北岳,结社向南屏。


夙擅降龙诀,新传相鹤经。


推敲临野烧,饮啄闭山亭。

震旦聊乞食,佛座涌金鳌。


骨瘦知吟苦,眉长见腊高。


香灯岩洞月,杖锡海门涛。

蚤净三生业,真传二祖衣。


莲花丛佛座,柏叶护禅扉。


石为悬灯动,泉因卓锡飞。

杖履初辞越,庵堂半住吴。


腊深松树老,禅久桂丛疏。


五岳云高下,三峨雪有无。

户牖生虚白,楼台上郁蓝。


谈经狮子吼,护法象王参。


桧老斜撑石,松枯半压潭。

能仁元海峤,伏毒旧江濆。


隘地龙藏雨,高天鹤跨云。


岚深秋径失,瀑远夜堂闻。

杖策平堤外,轻风拂面柔。


寒山成独往,老衲话重游。


怖鸽萝龛下,飞萤竹径流。

云霞寻老衲,尘土拂征衫。


鹿叩谈经石,猿啼说法嵓。


寒云封密筱,冻雪堕危杉。

香积何年启,天风蹑屩攀。


白云平讲座,青霭覆禅关。


断碣横高陇,疏钟出乱山。

大地悬香刹,中天筑化城。


重檐飞岳色,古壁撼河声。


法座琪花暗,经坛贝叶明。

寺忆支公住,林馀惠远踪。


浮杯来大壑,振锡上孤峰。


径僻云埋树,窗明雪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