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花时不必有花开,但得乘春便上台。


略彷江乡还曲水,欣逢胜日绝纤埃。


爽生夕气云侵坐,韵杂风声鸟劝杯。

牛背稳于舟。
身外无忧。
醉来一枕梦巢由。

左掖归时日未斜,小园检校旧生涯。


染裙萱草才抽叶,破雪樱桃又着花。


玉斝试斟官给酒,银煎重瀹贡馀茶。

结绿根株翡翠茎,句芒中夜刺猩猩。


景阳妆赴严钟出,楚峡神教暮雨晴。


踯躅岂能同日语,玫瑰方可一时呈。

小驻肩舆野水滨,轻雷将雨酿花辰。


板桥中断春溪涨,竹筏遥呼晚渡人。


云气黑催诗思远,江峰青入画图匀。

草岸凉风透葛衣,涉溪标浅傍鱼矶。


霞明远衬青山出,月上时惊白鹭飞。


村女井边提瓮汲,农人谷口荷锄归。

廊庙丰姿太逼真,追思言笑转伤神。


一时先友凋零尽,不忍重来抚翠珉。

枯杉如柱倚天长,云是神人此降祥。


欲借图经询故实,定应何似古空桑。

石址犹存旧将台,青山如斗画中开。


至今草木增颜色,知是先皇驻跸来。

宝坊高出旧城东,百里山川一望中。


竟日倚阑题不尽,夕阳遥射竹林红。

岳祠园后见崔嵬,玉立亭亭一径回。


争扫碧苔供徙倚,不妨同醉竹根杯。

乌聊山上越公祠,香火分明百世思。


留得两函唐诰在,纪年犹是太宗时。

五里青山下夕晖,一林松影罥宫衣。


主人远送到溪返,众客相随乘月归。


诗垒笑予非巨敌,酒兵须子突重围。

偶赴前村约,春泥曲巷通。


食便新笋好,饮发旧醅空。


澹月穿云上,青山与客东。

岁尽归心促,清猿苦夜吟。


野阴生泽畔,寒烧隔霜林。


戍堡丹枫下,渔舟白苇深。

半幅新霞渔舍外,一梳残月鹊巢边。


近城几树官桥柳,系尽姑苏过客船。

寒云无影雁寥寥,如雪冰沙冱野桥。


木末夕阳未收尽,江风吹合欲回潮。

樵风渡溪波荡影,水叶圆圆绿浮荇。
白沙路远云花静,小艇争先野鹤归,竹外依微众山暝。

老去心闲远世尘,江山难绊往来身。


乘流偏自怀渔艇,漉洒何妨卸葛巾。


懒与公卿论行辈,惯从猿鹤结比邻。

城头官柳绿交加,日日斜阳集乳鸦。


湖海书生羸马背,春来通算九移家。

渔子舣舟待,山童负笈窥。


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


去住初随意,夷犹独诵诗。

霁云衔苑雪云开,春色先从禁籞回。


马上妩眉偏认柳,楼前妆额固知梅。


吹残凤籥惊寒律,忙杀鸱幐取冻醅。

刹刹寻僧驻盖频,已闻归骑趣城闉。


岩云不散溪泉咽,野色幽声共怨人。

诘曲山阿冒石梯,听泉寻竹到招提。


凭阑未遍催归驭,可惜溪西更有溪。

缭绕西堤接暮云,半天残日尚留宾。


归桡直渡无多怖,纵有风波不陷人。

天子乘冬校猎回,钩陈平野转瑶魁。


万蹄未暮先追日,叠鼓非春已作雷。


得俊风毛随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

八月高空卷断霓,落霞残照掖门西。


仙城气暖犹藏雾,辇路尘清不杂泥。


殿里风回闻禁漏,阙边云敛见丹梯。

五更犹自雨如麻,无限都人仰翠华。


翻手作云方怅望,举头见日共惊嗟。


天公的有施生妙,帝力堪同造物夸。

晚趁归舟醉复醒,一湖烟水淡冥冥。


自怜吟鬓新添白,强学游人去踏青。


足迹未经龙井寺,梦魂常绕冷泉亭。

苔钱随履迹,柳絮点春衣。


塔影留残照,钟声出翠微。


扶将藜杖去,挑取锦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