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常恐朝阴至夕曛,好风吹去信多勤。


得逢白日忽开眼,可惜青天尚有云。


安得植梯悬碧落,共操长帚扫妖氛。

墨君堂中看新霁,十里平林铺净绿。


青烟一去抹远岸,白鸟双来立乔木。


戴胜入园蚕已老,栗留过陇麦将熟。

秦岭巉巉列万峰,晚岚浑欲滴晴空。


如何学得崔重易,吟啸终南明月中。

秋风淅淅吹碧虚,白云鳞鳞如卧鱼。


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万家充积望,千里绝纤埃。


日辗云头上,风驱雨脚回。


乱帆争古渡,疏叶下高台。

览霁群芳媚小园,步林斜日净幽轩。


归云过雨时闻湿,并叶牵风对直翻。


幸有桑麻供暮景,若闻豺虎遍中原。

早时鸣雨晚细微,忽有返照来荆扉。


山禽水禽交止语,桃花梨花相逐飞。


村村柳条弱欲断,家家麦苗青不稀。

急雨捎溪面,兰桡转渡头。


寒鸦栖古木,晚日射危楼。


山带黔巫远,水还荆汉流。

野客幽居何处寻,小园荒径似山林。


雨足虾蟆何自喜,秋来蟋蟀竞悲吟。


丹青果实同时熟,红白荷花相映深。

郭外疏钟郭内听,夕阳归鸟下空庭。


暑欺老病侵尘榻,雨过新凉隔纸屏。


山县闭门群动息,女墙当牖数峰青。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浥春畴细草香。


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


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

子规声里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挟雨倒回风有力,避山横转水无心。


人于熟处难为别,酒到离边不柰斟。

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雨中菜酒得相陪,天忽安排晚霁开。


明月归途定回首,橘香时节又须来。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蒙。


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一舍麻城指顾中,远山横翠慰吾悰。


劳生艰险今尝遍,休把狂言吓老翁。

飞霰飘飘堕晚风,乱山无数暮云同。


天工却似怜羁旅,又变霜华见碧空。

木落天高气最清,小庭幽处转通明。


凭谁描取西风色?


红蓼疏花倚晚晴。

旧泊横桥花覆船,酒灯人语隔湖烟,红箫肠断十年前。


经醉溪山如此夜,后逢花月奈何天,漫吟秋扇黯悽涟。

听水听歌醉梦间,秋衣零露夜忘还,拍浮人与白鸥闲。


馀兴好探花里市,旧情不断枕边山,半篷风色过梅湾。

夜午看山旧寺楼,别来岩桂五经秋,好花凉月醉扶头。


一水又平桥畔路,几人曾预镜中游,山阳残笛更吹愁。

烟夕凉波起白蘋,蔫红落粉尽歌尘,依稀山黛可怜颦。


一舸谁寻虾菜路,千丝空羡鲙残鳞,无多秋事属闲人。

花艳连桡度镜光,满湖丝管水飞香,月明何恨预兴亡。


莫揽清歌悲小海,更催秋梦落横塘,波空塔影自凄凉。

溪上曾闻渡越兵,乱流犹似怒蛙鸣,蒲风杉雨战秋声。


梧梦只今空故苑,菱歌依旧绕离城,长桥人散月孤明。

九十日春长雨雪,喜君今日咏新晴。


绿阴四面招人坐,芳草前头试我行。


少驻飞花终有别,爱听啼鸟忽无声。

论文说剑更争棋,五十年来两鬓丝。


无事可为甘袖手,有山如画且题诗。


望中禾黍秋风粒,梦后芭蕉夜雨枝。

万里无云雨意醒,江湖满载夕阳明。


老翁暮钓扁舟去,稚子归樵一笛横。


溪月悠悠含夜意,林风细细作秋声。

东北风声急,西南日景斜。


断云方散锦,飞雪忽成花。


见落初犹少,量深久渐加。

一首新诗转晚晴,楼台西畔断霞明。


浮云过眼元无事,好月于人却有情。


鹊噪画檐何太喜,莺啼绿树已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