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模糊数叠屋前山,翠色欺凌诗鬓寒。


啼鸟一声泥滑滑,晚钟春雨过林端。

芳草迢迢客路长,柳边吹絮燕泥香。


桐花拆尽春归去,犹倚危阑问夕阳。

疏雨洗空碧,晚晴人倚楼。


稻花千顷浪,枫叶一帘秋。


远岸明残日,孤村认小舟。

一带江流接太虚,危楼特地幻荒芜。


移来瀛丈三山胜,画出潇湘八景图。


何处归帆随倦鸟,满汀落日照晴凫。

远山寒暮景,无事试登楼。


泛渚鸥终日,书空雁迎秋。


朱帘高卷□,雨渡自横舟。

登高怀远思依依,目断沧洲旧钓矶。


城上两三声画角,天涯千万里斜晖。


烟抽绿草随洲转,风递轻烟贴水飞。

晚雨逆溪上,寒云傍山飞。


白鹭去洲渚,潜鱼溯湾矶。


举头行迹少,唯见暮樵归。

溪山泼墨水云秋,似绮馀霞次第收。


灿灿拒霜铺蓼岸,双双属玉舞蘋洲。


杳无锦字来凭雁,拟灭机心试狎鸥。

鸠杖吟行笑拨云,我疑贾岛是前身。


名高郑谷耕烟叟,乐过严滩钓月人。


俯听鸣蛩争唧唧,潜窥宿鸟各亲亲。

绿消暮霭满空秋,念远凭高陇上游。


一片孤云生远岫,数声断雁落寒流。


风前无绪愁闻笛,天际何人误识舟。

胜绝瞿硎地,中藏六洞天。


山门云引路,石室月通泉。


鸟径莓苔涩,僧房紫翠连。

城上高楼瞰大湖,城头画角晚呜呜。


望中灯火明还灭,天际星河淡欲无。


隔水人家种杨柳,带霜凫雁起菰蒲。

日下夕阴长,前山凝积翠。


白鸟一行飞,联联粉书字。

马嘶何当还,鹤望亦已久。


道远捷报迟,天凉秋气首。


沙风动百草,城月照高柳。

浦城南畔万峰层,出郭全消百感兴。


长笑呼风杨子客,伛偻携钵定山僧。


清秋自爱乘游兴,暇日谁能坐曲肱。

树色递微茫,登临晚较强。


月轮浮海曲,斗柄背山阳。


化腐流萤火,烧荒走麝香。

平野白茫茫,应知秋气强。


闲行近古水,款语洽春阳。


竹静莎鸡泣,山寒石蜜香。

巀嶪孤峰倚碧霄,阳台旧迹几昏朝。
水兼天去晴川渺,山度江来赤壁遥。
四望烟光浮晚翠,数声啼鸟弄春娇。
春浓已伴客愁浓,门掩雨馀江上峰。
莫道夕阳无一事,远颦眉黛更千重。
隔岸青山隔雾看。
夕阳楼阁影回环。
杜鹃声里一凭阑。
帘动晚风侵,秋花红一亭。
残阳照溪水,烟柳锁秋屏。
树远前村绿,檐低晚火青。
曲曲青山。
溶溶碧涧,堤柳垂烟。
风送蘋香,松阴避日,凉浸珠帘。
徙倚津桥上,苍凉树幄中。
江云数峰黑,山日半规红。
菖叶深依水,兰苕迥得风。
倚杖柴门外,蝉声晚正清。
水涵初月白,山对落霞明。
心迹真无事,行藏付此生。
叠岫敛馀霞,轻舠簇远沙。
斜阳媚城郭,细柳杂汀花。
两两联归骑,萧萧起暮鸦。
溪流清到底,十顷浸秋光。
烟重山加色,风狂雁失行。
尘埃双老鬓,天地几斜阳。
霁色催云作晚霞,小桥却立岸乌纱。
雨馀菱芡新抽叶,秋早菰蒲未着花。
灯影微茫行客艇,钟声缥缈梵王家。
莽莽荒城下,悠悠古道傍。
秋风吹草木,落日下牛羊。
感慨悲新事,登临叹异方。
旅景萧条霜气催,江枫树树锦成堆。
天高雁影和云落,风急涛声带雨来。
未办绿尊供客醉,空怜黄菊向人开。
步屧郊坰乐未央,金天忽变水云乡。
行吟策杖乘高垄,犹剩荞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