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故垒云阳,苍烟四起,驿镫官渡。
城头戍鼓,壮军声动淮楚。
严装短后弓刀肃,拥多少、朱旗画橹。
锦官城外,览群芳、紫陌红尘游遍。
百卉争妍延胜赏,铃索彩幡风飐。
芍药娇姿,海棠媚影,到眼春撩乱。
去年中秋月,与子共吟诗。
今年中秋月,与子嗟别离。
前书约相见,颇说中秋期。
东君严装行驾车,天遣此花为前驱。
粉苞五出绛蜡趺,犯寒独逞冰雪肤。
幽园邂逅疑仙姝,香飙馥馥浮襟裾。
老稚团栾鲤在庭,文姬为鼓玉琴声。
起来同作悲风曲,倍觉先秋月影清。
绛河垂地七襄回,弦月无云半壁开。
何处笛声传《折柳》,满庭秋气飒苍苔。
遥疑灵鹊桥边落,暗度穿针席上来。
月从东出西壁沈,曾照千古万古之人心。
人心只有月照破,达人当之成酒淫。
卿不闻李太白苏子瞻,把酒频问月,无月酒不斟。
今宵风月尽清酣,碧海寒光万丈涵。
天上散花香第一,尊前舞袖影成三。
方诸玉露清于醥,崖蜜金橙小胜柑。
秋庭夜泬寥,云影绝纤毫。
月转青霄迥,星临紫极高。
蚁醅金错落,凤吹《郁轮袍》。
风休露欲下,云过月如走。
一尊良夜初,万事中年后。
大白真仙人,俗客匪其偶。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
蒹葭洲上月如霜,楚客归心益渺茫。
湖海十年交谊重,关山万里别愁长。
碧梧半落秋将杪,银汉西流夜未央。
啼鸟哑哑日初没,金瓯欲空卷瑶席。
醉中招却五陵豪,走马出城观海汐。
此时八月天气高,霜华暗落风萧骚。
梅花本幽贞,月下更奇绝。
推篷何处舟,孤山夜来雪。
万里南归客,风前五两鸣。
荻苗沛秋水,霜信急前程。
流落怜妻子,饥寒仗友生。
繁英楚楚开寒玉,应与蟾光一色清。
疑是羽仙初宴罢,醉飞环佩下蓬瀛。
鲜葩灿灿吐奇芬,截得天机锦绮文。
病眼摩挲吟看久,愁怀应减两三分。
今年全不见黄花,对景荒凉只自嗟。
应是秋光深远我,赖君挽得到贫家。
鸦影风前定,钟声月下闻。
高僧闲暮霭,古寺隔河濆。
冷度千门雪,清分双树云。
羌管谁家弄月明,晚风清度隔云声。
悠悠夜馆浑无赖,袅袅江天别有情。
杨柳凄凉乡梦断,梅花零落鬓丝盈。
已是黄昏院落,还疑旭日帘栊。
一轮高映玉壶中。
惊鸿影,宛若画檐东。
琐尾伤离,参差怨独,冷怀难涤。
孤云剩竹,那管人间收得。
问霓裳仙拍暗听,倚墙露滑谁记忆。
似俏仍村,撒娇成野,怎分儿女。
春深闹处,夕阳烟外铙鼓。
锄犁罢了才涂抹,知甚量歌较舞。
君在蚕丛,扬舲去访,西泠词友。
竟悭聚首。
怀人真令人瘦。
轻衫小扇人如玉。
箫声吹堕秋云绿。
何处问良宵。
何处吹羌笛,萧然到草亭。
烟轻笼淡月,云薄带疏星。
一曲催梅落,三秋折柳青。
万里层阴宿雾消,冰轮初上镜天遥。
此时仙汉栏干曲,竹影梅风笑寂寥。
桂华已出海边山,雨叶翻光作夜寒。
陶令骨清无鼻息,苦吟休倦倚阑干。
俗意未能免,高情谁与论。
惟怜今夜月,依旧照衡门。
闲来步月上银潢,天宇无尘夜色凉。
双阙高寻佳气耸,三街平衬绿槐长。
沈沈琳馆东西迥,袅袅珠楼左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