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野艇摇烟,生衣蘸渌,镜波圆折。
湖菱翠贴。
最苦新凉犹怯。

平田展明湖,密林含宿雾。


整冠对明月,天眼实汝顾。


那敢醉謼号,袒跣纵箕踞。

东阁诗悭,西湖梦浅,好音难托。
香消玉削。
早孤标顿非昨。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别岸花孤袅,冰姿带月痕。


波沈花月影,疑是谪仙魂。

藕花呈素质,兔魄散清光。


我试平章看,嫦娥伴六郎。

浦溆虚堂欲暮秋,故人青眼夜深留。


微风明灭渔舟火,四壁凄清戌角楼。


身世浑疑非幻境,心期千载有神游。

西北列玄阴,晨气何凛冽。


鼻息凝层冰,纤指不得结。


出郊遂无际,戒颒肤欲裂。

最爱梨花傍晚看,月光如水漾轻寒。


为怜明日知何处,试借春风暂倚阑。

雪后楼台斗月明,怀人咫尺最关情。


心无机事如君少,时有诗篇过我评。


琪树夜寒巢鹤怨,紫箫声远彩鸾轻。

岁晚相思雪满庭,也知祠部亦冰厅。


心期许我俱头白,云路何人独眼青。


落尽灯花收夜局,寄来诗草带春星。

水曲风帆渺,云开月殿圆。


金波千片动,珠斗半空悬。


树影连山合,歌声入夜妍。

险中不觉险,家近转思家。


世路元无尽,人生故有涯。


乡音传白苎,秋事付黄花。

多情涂道士,劝客未须寝。


斗酒慎莫辞,携来月下饮。

月白池台迥,徵歌客共酣。


名花出山右,春色似江南。


漏转仍呼酒,参横尚驻骖。

北陌争迎丞相车,南郡新分刺史符。


弩矢纷纷夹道趋,旌旗猎猎照通衢。


一时冠盖事奔走,车马不许停斯须。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愿、分付横枝未了。

曾来此地作劳人,满目林泉气象新。


墙外太行横若障,门前洹水喜为邻。


风烟万里苍茫绕,波浪千层激荡频。

楚尾平铺银浪,吴头稳挂轻帆。
江波不动镜光涵。
推蓬望,清露湿征衫。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相携月下芳姿。
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

一官受代始知闲,常恨家林未得还。


自是懒为温饱计,清时谁不点朝班。

月明深夜越来溪,撑得船回泊短堤。


一片柳阴随水绿,山风吹起杜鹃啼。

一官受代始知闲,尽日高眠醉梦间。


试买扁舟归便得,湖横吴越有青山。

卖药居吴市,人犹识姓名。


自惊无遁志,谁信有浮荣。


野迥林须密,泉深水更清。

暗香浮动黄昏后。
更是月明如白昼。
看来都坐玉壶冰,折赠徐妃丹桂手。

秋风何处起,兹夕倍堪嗟。


不见碧云色,难禁孤月华。


客愁惊蟋蟀,乡思忽蒹葭。

恰当胜地又佳时,暑去人来月与期。


空水亭为开面目,新秋柳亦竞腰肢。


园摹画格形生影,妙解歌情肉并丝。

乍对分明是,体真笑语微。


空青临小像,粉本扫痴肥。


坐起凭谁使,周旋得我依。

崇台标紫阁,玉槛被层岑。


月出珠林晓,栖来两锦禽。

洞庭西望水云乡,秋半蒹葭未有霜。


一曲沧浪歌不歇,又随明月下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