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空山明月夜,有客坐弦琴。
细把清商调,弹成太古音。
花深胡燕语,木落楚猿吟。
凉月飞寒巘,清宵遇故人。
共将辽海思,相慰塞垣春。
把酒黄尘倦,论文清兴新。
井梧初滴露光寒,喜见仙娥捧玉盘。
净洗浮云无点翳,中宵留与万人看。
坐听更声初转,月影穿帘,龙吟何处。
琅玕尺八,唤动客愁如许。
仙人汉上,记曾一擪,黄鹤楼前,落梅无数。
乍卷香帘天已暮。
蟾影娟娟,远挂梧桐树。
斜倚雕栏看未足,嫦娥切莫抛人去。
露下天气清,蟋蟀悲秋草。
独眠感良夜,散步出林表。
爽籁生遥空,明月惊宿鸟。
微雨喜初残。
皓魄新圆。
传书何处觅归翰。
开玉镜,卷湘波。
夜光的的走团荷。
碧阑干,金叵罗。
庭竹潇潇弄晚风。
月光如洗露华浓。
瑶阶花影自重重。
篷窗试茗当飞觞,银汉无云夜色凉。
明月满船人访戴,清箫一曲客携扬。
渡头犬吠知村近,水面荷齐得露香。
竹篱近水两三家,一带芳塍稻未花。
远火江村星倒挂,平烟树幕雾横遮。
蛙声接浦跳萍闹,萤焰冲风入竹斜。
露天翘首耸肩高,阁下曲池前。
幽花照水,嫩草含烟。
绕廊时觅句,爱月夜迟眠。
秋深泬㵳天,遥望空水连。
犬吠岭头月,舟冲波上烟。
朝鸡客惊起,村火人未眠。
孤月当轩回,清光万里明。
澹帆依斗柄,疏竹上楸枰。
笛里关山近,愁中节物更。
阵云冷压艨艟,片帆如叶烟涛里。
忧时感遇,临流慷慨,素娥知未。
潮打征袍,雷轰虞鼓,睡龙惊起。
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
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
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
烟树小重山。
微见烟鬟。
短桥皓月两弯弯。
一庭香雾。
卷入红帘去。
檀板玉箫无意绪。
寻幽未觉羊裘冷。
寒夜开三径。
笛声惊醒翠禽飞。
夜深寒月照窗纱,忽忆林逋处士家。
鸥鹭正眠烟树冷,不知谁可伴梅花。
短艇冲寒泛浅沙,满溪明月浸芦花。
忽惊远岸灯光发,篱落萧疏一两家。
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
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
骑猎似为业,养鹰如养儿。
人言鹰玩兔,主翁鼎镬之。
玩兔信不忠,九死固其宜。
连云峙华屋,东隅满荆棘。
延缘耗地利,狼藉窥空壁。
一朝火燎原,根枝荡无迹。
槎牙两榕木,偃蹇江之濆。
虽缘拥肿废,幸免寻斧斤。
东家不鸣雁,喑默存其神。
庾山高入云,章水清见骨。
山高晚宜梅,水清寒浸月。
美人天一方,云烟妙空阔。
一声残角送黄昏,独倚阑干空断魂。
竹影扫阶尘不动,自挨明月闭柴门。
坐久不闻人语喧,风枝吹动宿禽翻。
几家负却三更月,未到钟声已闭门。
非关色相与声闻,此意如何举似君。
真马不须鞭影露,本来谁道有迷云。
一杯谁与细论文,对影成三更此君。
却忆当年少陵客,空吟春木与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