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事如意八九无,暮年犹喜见子都。


那能从公得三绝,但可一身观六如。

平世欲献初无玉,何尝生存梦华屋。


苦遭田父亦与饮,不问主人时看竹。

老此安能为有无,曹会岂可当大都。


弹丸脱手盘走珠,句然如此今谁如。

蕴石知公似荆玉,谁作玙璠荐王屋。


白髯应笑虎头痴,青衫谩把鱼须竹。

君房言语举世无,射策未许蒙帝都。


巴人下里不足数,云韶九奏方纯如。

铅刀不可切坚玉,敝筐岂能持大屋。


强驱跛鳖当前锋,看公诗成如破竹。

衰翁久已一故无,聊睇逸骥方过都。


公是风流小摩诘,我为无用长侨如。

无方可试蓝田玉,空想云庵卧玉屋。


赖有人间百尺楼,下临此地千寻竹。

此君那可一日无,桃花不复怨玄都。


得公明月千斛珠,我羞鱼目真不如。

乌衣诸郎美如玉,笑我秋风卷茅屋。


才高渠是判花人,头白吾羞汗青竹。

寒窗有意过我无,雍容车骑子甚都。


更当为作子虚赋,王郎文彩今相如。

五十九年蘧伯玉,家无担石居无屋。


喜君马上风前诗,似我南坡月中竹。

月到中天火未流,水边风露已含秋。


问谁乞取西湖角,红藕花中著钓舟。

旌门临古堞,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清景散馀光。

夜凉云幕卷,人静荜门扃。


扫叶风生砌,钩帘月可庭。


秋怀因酒壮,老眼对儿青。

霜清木落,深院帘栊静。
池面卷烟波,莹香水、一奁明镜。
修筠拂槛,疏翠挽婵娟,山雾敛,水云收,野阔江天迥。

胡床欲上庾公楼,那复周南叹滞留。


皓魄光连鲛室午,疏星冷浸洞庭秋。


锦袍有兴思姑熟,桃楫无心问莫愁。

春光何处不迷离,江月江花带雨时。


玉晕浮波千万里,檀痕浸水两三枝。


人行濠濮清辉湿,天入沧浪翠霭奇。

为妒秋容爱晚行,明河如练月初更。


当关忽报双筇过,入座先惊一榻横。


此夜冰壶堪濯魄,谁家纨扇独关情!


风流笑杀黄山谷,厨传居然阮步兵。

海岸真孤绝,青青三两峰;


月圆清梵塔,潮上翠微钟。


鹤梦来何处?


龙吟隔几重!


迎门有镫火,僧话旧时踪。

孤情深一往,初夜扪云峰;


古色空山树,玄音暮海钟。


衣痕盛月淡,香迹踏花重。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宝篆烟消香已残。
蝉娟月色浸栏干。
歌喉不作寻常唱,酒令从他各自还。

离绪千重,角声偏著羁人枕。
那堪酒醒。
句引愁难整。

秦淮流水西复东,倒涵天影磨青铜。


飞廉扫空出海月,明珠飞入琉璃宫。


著我扁舟二三友,江上雪槎泛牛斗。

公子将军两少年,绣衣白马杏花天。


醉中送客归城暮,回首金沟月满船。

十丈雪帆拂斗杓,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卧听天孙织绛绡。

长怅浮云点太清,只今何许问天晴。


浑怜短夜相催下,不放孤光自在明。


幸与高楼通远览,未劳残烛更前行。

寒浸东倾不定。
更奈橹声催紧。
堤树胧明孤月上,暗淡移船影。

春寂寂,月溶溶。
落尽红香剩绿浓。
明月清风同翠幕,夜深人静小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