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傍凫鹥问画桡,好山当面酒深瓢。


风流莫讶人豪少,谈笑真知道味饶。


悠漾晚移云影淡,清泠东去水声遥。

斫月如冰轮,不知几玉斧。


寒光十万里,馀影到牖户。


我病欲强出,瘦骨怯风露。

满城着地折红莲,天使今宵乐事全。


已是雪中千里白,更兼月色十分圆。


胡为佳客犹辞醉,正恐明年未必然。

临池坐槛弄霏微,著屐扶筇竹下归。


雪路杳生风扑面,烟空忽漏月沾衣。


清狂恋友宵行国,傲散耽游晚叩扉。

可是行云有意,故把纤阿,一轮推落。
飞入南窗,次第穿帘度幕。


霓裳弄影,金波堪挹,绡帐生寒,冰壶初濯。

雨过青空月一痕,风襟留爽到黄昏。


持杯未咽思玄度,今夜微吟何处村。

倦寐不知夜,开门风露深。


明河挂屋角,月出东山岑。


双犊卧啮草,满地梧桐阴。

今夜鲸川月色明,卧烟虹影正横陈。


市桥得月喧箫鼓,堪羡溪桥觅句人。

待月开筵细雨侵,月来宾去意空深。


未容午夜瞻全璧,先隔微云漏碎金。


万户渐宜归一望,重楼恨不起千寻。

幽人睡起已三更,始信今宵不浪晴。


天宇元来如许净,月华别是一般明。


风前雁断应无信,露下蛩吟岂不平。

偃息飞檐下,开轩适向东。


满床今夜月,只欠与君同。

退之方北归,见蠍即成喜。
东坡还泗上,铎声欣入耳。


而况羁旅中,解后遇知己。

古月即已旧,今月乃更新。


解后见颜色,梅花如故人。


挽彼檐下枝,挂我头上巾。

人间无价双白璧,月色溪声共寒碧。


暮云卷翳天茫茫,秋水生波风瑟瑟。


道人兴与庾公高,扁舟载月凌云涛。

水寒月明天苍苍,欲落未落夜未央,足扣两舷歌沧浪。


金粟图中见真迹,中岳外史美冠裳。
江皋木落江月明,坐拥锦袍调玉笙,吹作昆丘双凤鸣。

鹤枝不动兔轮低,萝径无多影欲齐。


吟到斗横河汉落,残光犹在画墙西。

怅望扬州千朵盛,数枝聊足慰淹留。
相逢月下陪真赏,一醉花前得胜游。
凿落细斟金晕侧,盘盂斜飐玉光浮。
秋风动微凉,天雨新霁后。
闲斋独隐几,明月在高柳。
振衣步庭下,颢气入襟袖。
误踏瑶阶一片霜,侵鞋不湿映衣凉。
照来云母屏无迹,穿入水晶帘有光。
雪影半窗能共白,梅花千树只多香。
半壁飞花照佛灯,石幢不动自崚嶒。
松檐百尺浑巢鹤,竹榻一庭惊定僧。
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将心目夜重登。
秋夜寒光彻底清,当年丞相出天兵。
江流不尽银蟾影,照遍兴亡万古情。
横披素练水晶乡,万户蟾光桂蕊香。
何处兰舟吹短笛,孺歌月下咏沧浪。
峥嵘盘踞似龙蟠,峭壁层崖接广寒。
西坠独怜深夜静,南飞应觉碧波宽。
芳晖凝露含疏薄,素彩凌霜袭翠峦。
崭然山势俨龙蟠,头角淩空瘦骨寒。
极目云收千里霁,舒怀霞散八方宽。
银河带露泻清影,铁岸参霄壮翠峦。
好山既殊绝,复此山月升。
月高已到地,举头见崚嶒。
白云展素练,如雪还如缯。
小艇落寒江,橹声摇梦醒。
开篷正清夜,独坐揽幽景。
月明万籁歇,山水气俱静。
行役敢辞劳,奔走自吾职。
一鞭落照中,山城到昏黑。
谓当息鞍马,明月有佳色。
百鸟声俱绝,长空月正横。
窗前如白日,云尽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