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淡花疏竹旧帘栊,墙晕苔痕碧土浓。


春燕定巢应识主,夜蛾随幌独怜侬。


池塘课仆添栽藕,杯豆留人半采葑。

使君清严重风纪,名是东吴旧才子。


前年持节太行西,霆激霜飞二千里。


忆昔京阙初相逢,承诏作乐调笙镛。

家在松萝杳霭间,屋西流水并沙湾。


可怜万里怀乡意,日上高城望北山。

渡江一望一咨嗟,水绕田园径路斜。


多谢野人相指引,青松岭外第三家。

屋角桃花深浅开,临溪欲过复徘徊。


谁知不是寻春者,自为山人看竹来。

故人旧谪和阳戍,五月初闻罢种田。


谁使南山歌石烂,天教合浦得珠还。


荣华过眼青云后,事业伤心白发前。

风尘澒洞失斯人,旧宅凄凉问水滨。


岩畔好山莺择木,池南古柳燕争春。


书传未信中郎绝,金散宁辞郭解贫。

谢公庙前江水清,独雁叫群时一鸣。


雨连远树低欲暗,风扬小舟欹复横。


长吟子夜劳相忆,拟和阳春愧不成。

断岸荒榛一片秋,驻帆感子意绸缪。


几家明月窥瑶席,此夜清风动彩舟。


桂影拂云通海色,角声如雨说边愁。

隔河一带碧嶙峋,薄暮登台注望频。


古洞深松归老鹤,金山瑶草待幽人。


泉奔巨壑常风雨,月傍高坛自鬼神。

作赋张平子,能文刘孝标。


空怜此明月,不得共清宵。


一水流何急,双帆去渐遥。

阑干萧寺倩谁凭,喜见沧溟入眼澄。


夏里开襟先傍水,竹间留客亦宜僧。


风侵梵磬成三奏,雨着新潮涨一层。

千里云帆破浪行,间关相访最多情。


客踪此夕寒灯共,心事他年白水盟。


分手倏经秋两度,纵谈不觉夜三更。

不携儿女去嬉春,潇洒书斋小阮亲。


同看月明还几夕,孤帆将别病中人。

几辈献花朝石像,几人酹酒吊城楼。


总因见月心多事,何似藜床一觉休。

士女梅边与柳边,笑谈声彻卧床前。


嫦娥似解怜余病,度水穿窗照独眠。

衡茆蠖屈寸心违,小集题襟傍翠微。


晓雨半林鸠语杂,薰风十顷稻花肥。


田园诗老忘机好,贫贱交能耐久稀。

佣耕奉母岂能贤,隔断尘嚣地自偏。


陶令闲情消秫酒,邵平生计托瓜田。


时危碧海栽桑后,身老青山学道年。

篱门犬吠故人来,陡觉光辉照草莱。


吟兴应嫌鹅鸭闹,酒怀暂对水云开。


闲居物外花三径,雅会尘中岁几回。

联翩裙屐访西畴,满眼溪山喜气浮。


半道未携清酒候,诸君姑为白云留。


也知野外无供给,随意田家有唱酬。

幕府开雄盛,朋游望俊髦。


双松斗冰雪,一鹗出蓬蒿。


春雨吟花蒂,秋霜擘蟹螯。

遥思徒驭去江干,道路谁何共险艰。


长使庭闱终日望,不知车马几时还。


伫期笑乐同尘席,应有文章慰病颜。

南浦菰蒋覆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


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一宿青原五岁华,珠林遥望邈川霞。


山中寒桂应千尺,石上古藤今几花。


拟向空门遗世想,还将净业寄禅家。

黯黯冬云愁不开,霏霏暮雨急相回。


天寒雁趁沙边宿,岁晚人从海上来。


去国虞卿仍独往,忧时刘向只空哀。

青龄北苑看花日,白发南宫对酒年。


四纪神交空海岳,三山仙路杳云烟。


新篇招侣丹霞外,旧句怀人碧草边。

二十年前省籍同,江湖行迹几西东。


三春作客风尘里,千里怀人月雾中。


傍席星花纷散绮,辉堂火树烂成虹。

二百年间有此台,仙僚几共看花来。


若为独对吟堪惜,更着多情梦与回。


香佩应遗华月浦,玉姿定化彩云堆。

谁种名花满曲台,天香应自洛中来。


却怜宴笑人非故,漫对秾芳首重回。


十日繁开霞作障,一栏红艳锦成堆。

钜野冬寒独客舟,霜天乌几对长洲。


忻承水部高轩过,忽为池亭竟日留。


江海喜通秦职贡,烟霞归问楚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