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帝子承恩恋九重,应门下诏趣分封。


珠旒列拜宸居肃,玉佩随行礼数同。


祖训丹书皇有极,天人宝历世无穷。

已捣狐兔窟,重登凤凰台。
凤凰台上圣人作,净扫六合无纤埃。


白日出,青天开。

独对高原时一登,日色红酣天宇澄。


官田麰麦徯梁赋,原庙衣冠非汉烝。


逆旅闻鸡爨初熟,断桥饮马寒无冰。

郊宴分行仰圣颜,暖风韶乐五云间。


贤豪屡见新前席,蹇劣宜归旧从班。


觞饮帝教沾醉出,簪花人羡戴春还。

相见劳君两日留,重君儒雅异凡流。


家藏韬略从先祖,世袭金绯似列侯。


客宴赏春看打马,军门防夜听传筹。

洛水初传道己南,后生何幸此庭参。


一时气数存虹井,万古仪刑仰晦庵。


尘锁断碑馀劫火,山围新庙拥祥岚。

朝元先自拭宫袍,守岁仍呼暖浊醪。


三品职衔愁不称,一年诗债幸粗逃。


东风暗转窥蓬户,北雪公添入鬓毛。

月上圆丘辇路平,礼宫新议借绯行。


前驱接踵呼清道,中使留身候锁城。


龙漏下传银箭急,牲房分送绛纱明。

隔林沙径到岩扃,绕舍奇峰叠翠屏。


野话有时逢衲子,溪行随处课租丁。


看云净扫松间石,避暑闲登竹下亭。

古城岩下半庄山,恰对澄江水一湾。


列岫拖岚围竹坞,小塘分绿浸柴关。


醉招猿鹤惊相下,清爱渔樵去复还。

为送行台出县门,不辞携酒到山根。


竹阴正入支公寺,树色遥连主簿村。


潮啮新沙知废路,水舂机碓隔荒垣。

斋居无尘足清暇,明月满城如雪夜。


情知露祷圣心劳,对榻不眠听漏下。


火冷初惊沉末灭,杯香已觉松涛泻。

碧天明月上松梢,初结山中冷淡交。


独有野僧能爱客,屡将新茗当新殽。

路分青草曲如蛇,五里清浮直更斜。


晚磬忽从林外出,梵宫应被白云遮。

舟行一月溅春泥,偶到城西似瀼西。


客里正难祛俗累,市中何意得幽栖。


亭当竹外疑曾到,路绕花间步欲迷。

手种寒香十八年,盛开长是得春先。


江天几放尊前醉,水月从教画里传。


正色向予无冷暖,繁花随尔竞丹铅。

敢道勋名似邺侯,牙签三万偶同俦。


古人可作惟香蠹,坐客相惊欲汗牛。


宦海本无经济策,砚田聊为子孙谋。

一堂开近水云矶,四面波光翠作围。


吞墨巨鱼应识字,入帘幽鸟亦忘机。


饮便酒色漙清露,坐爱书声送落晖。

小阮书来亦太奇,劝予休遣鬓成丝。


谁知逆旅开缄日,正是君王赐玦时。


恩负从龙真大愧,命当磨蝎可中移。

讲筵初启荷恩荣,彩币兼金重礼成。


谁有责难窥孟子,只应稽古笑桓生。


黄封露泻春杯数,紫禁风传午漏平。

万乘隆师礼不烦,上庠开讲重渊源。


朝衣绚日金绯匝,御帜迎风锦绣翻。


相业古来存说命,龙飞今日感文言。

帝子英标仅八龄,书堂新启傍彤庭。


分张彩笔看题字,指点牙签与授经。


侍史换香占昼漏,贵人传敕赐春醽。

文华清禁接词林,阅卷亲劳法驾临。


黄纸墨痕春淡淡,紫垣钟漏午沈沈。


风云此日开文运,忠孝何人契主心。

大廷多士若云屯,入对从容感至尊。


新雨过城开晓霁,好风吹柳散春温。


尚方络绎来珍馔,中使催呼锁禁门。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宸。


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欲留春。


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

拟出黄山路,远图湘岭游。


客言何如清,风景绝相侔。


怪石凌空起,飞泉喷雪流。

许时不到山中来,今日赏春兼赏梅。


苦于日落未成句,直到灯前方举杯。


投闲得忙博一笑,北去南来经几回。

海上楼成倚啸台,风流河朔几人来。


稍呼江鹳偏能下,何处秋涛不壮哉。


病起五湖行欲乞,家贫三径待谁开。

遥瞻北斗拜枫宸,十载銮坡早乞身。


蓂荚纪元颁历早,椒盘宜寿颂年新。


嵩呼最忆鹓班地,镐宴曾随鹤禁人。

匹马关山倦客情,宛城高阁淯河声。


北风吹梦江乡去,一夜扁舟雪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