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度维舟此倚栏,伤心劫火总摧残。


拒霜半落无人管,时有流红驻下滩。

得势茅欺蕙,安居爵笑鸿。


吾年已如此,役役又西东。

檐影倒垂地,月高窗更阴。


残蛩沉积叶,悲鸟发遥岑。


易下伤时泪,难平读史心。

卖药不二价,买书甘一贫。


谁于无妄世,完此不赀身。


酒熟狂连月,花香走四邻。

我室曾烦月照帏,今年此夕认清辉。


芳时一去无繇返,皓首同归与愿违。


谯漏声传人寂历,胡床影矗露霏微。

阳月日云初,新霜万瓦铺。


具羞供墓祀,炽炭暖寒炉。


望望乡关远,栖栖旅思孤。

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
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
杜老漂零,沈郎瘦损,此意天应识。

勘破浮生且任真,底须苦苦役精神。


静观历代千张纸,细数英才几掬尘。


朝市只尊黄阁贵,山林谁念素衣贫。

玄都观里到应迟,前度刘郎鬓已丝。


燕语莺啼有何意,石桥流水至今疑。


一枝带雨比颜色,千树蒸霞劳梦思。

端委犹堪致太平,龙舟锦缆竟何成。


空馀细水缘堤曲,别有垂杨带晚晴。


社燕归来如有恨,闲花开遍不知名。

解罢朝衫及暮龄,闲拈竹杖过茅亭。


山明隔岸腾初日,雾下高林带落星。


萱草叶齐春冉冉,紫荆花发晓冥冥。

居庸关前秋草新,桑干河畔是通津。


可怜无数沙场雁,个个南飞背着人。

棼泯丝绳不可治,纵横豺虎竟相违。


春秋有战元非义,曹桧无风不足思。


野庙祭馀乌逐逐,荒城人散狗累累。

梵宇凭虚构,僧房隐树开。


窗间时见虎,山下或闻雷。


路绕岩腰上,泉通石骨来。

豫樟凝绿雪霜中,何事春来一转蓬。


自是新条更旧叶,不关摇落是东风。

岁纪聿云暮,客程殊未央。


大风吹旷野,积雪满河梁。


城远难沽酒,瓶空欲问粮。

邺台衡漳湄,太行何间之。


东西共雨雪,当春复凄其。


纷然皓盈目,宁不兴汝思。

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


山行夜不休,崄巇犹蜀道。


我非王程迫,胡为役衰老。

凉宵力疾步莓苔,欲赋高秋愧楚才。


白发只缘人事老,黄花偏傍客愁开。


樽前独坐星河转,灯下悲歌风雨来。

天涯对月几团圞,乌鹊翻枝栖未安。


兄弟共须今夕醉,妻孥犹是异乡看。


光流浩荡千家白,影落苍茫二水寒。

客转汾阳时禁烟,太行云渺故乡天。


齐中一弟悲西垄,邺下诸儿走北阡。


桃李未花春气晚,河山独赋老怀偏。

落落狂歌一阮公,旗亭把酒送归鸿。


湖光不定春风里,山气偏多夕照中。


满眼莺花双鬓改,百年愁思几人同。

树杪跻攀石磴悬,手扶藜杖出风烟。


东分辽海千重岭,北尽沙场万里天。


秋草征夫烽堠外,夕阳归鸟戍楼边。

晚渡黄河正素秋,倚篷聊尔问阳侯。


源从西极昆仑出,势荡中原瀚海收。


俯仰心神齐得丧,往来身世共沉浮。

步屧河桥访旧游,野情物色自迟留。


风林萧飒喧清夜,云月迷茫失素秋。


元亮老看荒径菊,仲宣今倚故乡楼。

短褐冲寒一杖随,孤城雪后漫游时。


愁经残猎风何凛,老得新年春却迟。


天外紫山晴自出,谷中黄鸟暗相期。

南风太狂吹树柯,愁催旅鬓镜中皤。


炎天不雨徵求急,朔塞先秋战伐多。


桑柘几家存旧业,烟霞何处有高歌。

客窗午睡晚来起,帘外明明一庭水。
云是雨工碎却阴山冰,雷电相驱寒色里。


击瓦骤破群雀惊,迸阶倒回众儿喜。

哲王能下士,栖栖此异县。


动欲感邹枚,曾披梁孝传。


懒病不可医,索居起常晏。

西眺王屋山,日夕青峨峨。


上有冲漠人,开关对松萝。


偶来广成子,所交不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