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五十年中几别离,谁知此别遂长归。


红颜白发终千古,敢向苍苍怨小儿。

修门同入不同归,归日青山未敢期。


鸾匣君今正丘首,渔竿我亦上苔矶。

阊阖西头素扆陈,去年今日万方新。


沧江白发频回首,云里龙颜识未真。

桑阴幂地水侵秧,忆在长安望故乡。


今日一杯桑下醉,不知何以答穹苍。

了知非是不能忘,六十年来梦几场。


掩却残书坐深夜,一灯依旧短檠光。

狼籍残书研几偏,毿毿寒雨北窗前。


客心正似泾东老,长在池亭竹树边。

起望青山一浩歌,茫茫天意竟云何。


百年正惜流水短,双鬓其如感慨多。


墨客有情悲素茧,阳侯无计挽颓波。

东观紬书共几篇,南宫题草又三年。


风流未敢忘前辈,名姓多应愧后贤。


云里泰阶星近远,天涯岐路草芊绵。

君年六十我为寿,六十明朝谁寿侬。


岁月不知人事并,儿童刚道酒杯重。


牛眠未了山头事,蝶化难追梦里踪。

游子天涯感岁寒,梦回清泪欲成团。


人间空想萱枝茂,地下谁怜雁影单。


衣线密缝犹有在,儿孙满眼若为看。

忆昔诸贤秉化钧,万方同醉洛阳春。


丝红缕绿盘心菜,剪碧涂金胜里人。


往事不堪重理梦,短吟聊与当传真。

万事无言已盖棺,蜀江回首是青山。


浮生毕竟谁寿夭,客路从知有往还。


千古桐乡终祀邑,他年汉史或须班。

上策难成拟就中,蹉跎又到落梅风。


向来弧矢羞长剑,此日江湖羡短蓬。


睡眼不知乡社远,繇言刚与客心同。

百年强半一生中,双鬓频经万里风。


人世悲欢几蕉鹿,山林日月自瀛蓬。


曾尝蘖檗知甘苦,为嗅萧兰识异同。

听说梅花百感新,去年同是赏花人。


病来东阁诗俱瘦,老觉西湖意转亲。


授简不妨还赋雪,攀条无计可留春。

象服遗容故俨然,穗帷尊酒又残年。


灞陵共隐嗟予晚,北郭安贫藉尔贤。


千里关河愁跋涉,一封云垄待归全。

江楼南下水茫茫,远客归心鹤共翔。


丁令不来华表柱,左卿今老白云乡。


斑衣旧竹应千个,绿发新松定几行。

城阙秋风木叶飞,西山落日翠烟微。


园亭到处花自好,鸿雁来时客未归。


短发有情怜破帽,长绳无计挽斜晖。

误笔休看画里蝇,残书且趁夜灯明。


高才自古难为继,匹士寻常亦顾名。


巨浸稽天来蚁穴,乔林翳日起勾萌。

屋上青林水上田,林间曳杖自年年。


本来瓦缶非周鼎,欲捧丸泥障蜀川。


幸不风尘随澒洞,敢嗟轮辐限清涟。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漠漠轻云淡淡风,御沟溶漾落花红。


一番离别中年后,千里河山夕照中。


垂角故人霜两鬓,关心岐路草连空。

江乡为别近三年,沙水频侵柳外田。


多稼喜闻西郭咏,清风正想北楼眠。


深村野老藜羹饭,华屋佳人锦瑟筵。

少保清风激懦夫,家声不忝又鸿胪。


宠光再锡传弓里,世味三年染鼎馀。


南浦风烟增怅望,西亭竹树想扶疏。

为君砻石为君辞,几度含毫湿素衣。


两字龙光三锡命,一行先上赤缯旗。

云生必在山,风吹云不住。


鸟栖必在林,枝摇鸟亦去。


人生云与鸟,安得长相聚。

只字翻令百感增,看君直欲上云层。


世间乃复见朋友,塞外只今馀病僧。


孤骨抵穷千丈雪,北风吹老一枝藤。

海角虚舟聊欲寄,深藏大壑亦空劳。


松根盘石生难直,水势依崖声易高。


谩说一枝能自稳,便教三窟竟何逃。

寥落家家惜晓春,朔风仍自觅孤身。


恒河流水还生灭,冷碛飞沙无故新。


西极龙颜心咫尺,南天马鬣梦悲辛。

老眼未曾看历日,如何岁岁在龙蛇。


相逢知友休相问,不是贤人亦自嗟。


旧腊坚冰仍匝地,枯枝残雪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