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游銮江城,曾过銮江驿。


庭庑阒无人,萧然草盈尺。


饥鸟噪前楹,羸马卧空枥。

阖闾城外草芊芊,桃花杏花红烂然。


物华两岸眼零乱,画船春水如登天。


棹歌却转横塘去,山寺钟声日将暮。

自笑东园数往还,年年诗债积如山。


身游紫陌红尘外,心在青天白日间。


说剑谈玄俱是错,焚香酌酒不如闲。

江水东流去不还,几人不老似青山。


九洲目断苍烟水,万古魂销落照间。


石上鸟啼松树合,水边人羡柳花闲。

数日南风阴复晴,饭馀闲绕绿阴行。


竹间病鹤缡褷影,池上惊鱼拨刺声。


老子鬓毛如此白,道人心迹本来清。

一夜南风约晓晴,看山如在越中行。


丹藏别室生虹气,啸入空岩作虎声。


倒涧枯松留古怪,悬崖飞瀑漱寒清。

秋去冬来春又催,昆明信有劫馀灰。


心游碧落丝千尺,梦绕琼林日几回。


处世只宜同鹿豕,和羹谁复忆盐梅。

昔年曾读乐天诗,晚岁情钟玉雪儿。


今日为君重感叹,片时何意便乖离。


迎门犹记牵衣笑,抚榻空怀涨乳悲。

两翁故复可怜人,倾盖长安四十春。


华屋山丘如隔日,夜床风雨得弥旬。


书签药裹仍仍在,橘刺藤梢一一新。

谢君马头歌老孀,彼神司蚕宿在房。
合精月驷耀吐芒,衣被天下为文章。


岂有所思下土方,学施朱铅试新妆。

风高海水化为石,天迥野云俱是冰。


访戴何人复乘兴?


平吴当日孰先登?


清和月影明无奈,寒入梅花瘦不胜。


大地无尘车马寂,晓来胸次尚澄澄。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


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

思君却向访柴关,何事君来又独还。


两地共悬招白社,三年空自忆青山。


梅花海上春愁远,明月尊前夜色闲。

棣萼相辉玳瑁筵,西风沉醉菊花天。


友于不尽殷勤意,更把高吟付锦笺。

转蓬悲杜甫,命驾愧张翰。


把酒忘年老,听诗坐夜阑。


不趋龙尾道,休上虎须滩。

因君怀抱未能开,白鹤矶头一棹来。


江黑坐看飞雨至,酒酣催趁落潮回。


故人有约金重过,野老无机不用猜。

投我清心物,筠笼故故携。


如闻歌和越,真解味忘齐。


甘露分松顶,香风逐骏蹄。

病起亲畦菜,常怀饭我恩。


有方能入药,无和未成飧。


迹比䲭蹲野,心忘鴳适樊。

月比昨宵昏,阶墀尚有痕。


主人将就榻,童子正敲门。


市上灯初静,斋中席旧温。

水国秋风早,双莲若为携。


对时占举首,观物兴思齐。


茹苦辞熊胆,行空信马蹄。

玉在山中敢自珍,令君诗到便成春。


坡翁他日言何剧,石老此庵看已真。


巢凤欲来先振羽,箨龙方卧渐生鳞。

送花无奈乞醯何,伐木今翻种树歌。


别馆不愁三舍远,比邻犹怪一墙多。


观从菩蕾君须记,赏到芳菲我亦过。

谁将第一扁西神,竹径新开及晚春。


劫火不烧无屋地,海鸥如避有机人。


池边水脉通时活,阁上松声听后真。

意令与国助租丁,自是承宗德泽馨。


祥凤已知生鸑鷟,小虫何必负螟蛉。


阳回气候生邹律,春蔼芝兰满谢庭。

津津喜色上眉头,宾主持杯互劝酬。


有酒何烦说罍耻,无钱安用效囊羞。


应门岂比李泰伯,生子当如孙仲谋。

乏嗣承宗亦可羞,掌珠喜见瑞光浮。


家声有绍惟杨震,天道无知只邓攸。


贺客每传诗志喜,夸人不用酒消忧。

五星群聚夜堂明,精鉴何惭月旦评。


利颖喜从囊底出,良材时向爨中鸣。


纸屏淅淅秋声早,苇箔萧萧月色晴。

重帘阒寂似深闺,黔技何堪一试蹄。


多士昂藏将得隽,五经模印细分题。


龙蛇夜阵戈声肃,风露秋堂烛影低。

一叚崆峒景,何须访广成。


春增晴野绿,云补乱山平。


酒泛黄花饮,茶分活水烹。

闻说吴方伯,幽亭构已成。


四檐深树暝,一雨小池平。


鸥鹭依人宿,莼鲈约客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