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如积,舟已入空冥。
十里山光随岸绿,半江蒲影压蓬青。
天正晚来晴。

天将夕,四望又迷蒙。
远树傍村全罩黑,乱山涵日尚馀红。
鹭影入沙中。

山庐好,得似古人无。
虽逊南阳桑百本,却超彭泽柳千株。


多少不妨殊。

画楼三面空旷,练净沙洁。
万树媚红怨碧,带缕缕情丝,闲处萦结。
莺程燕路,薄暝生烟芳草滑。

烟水苍茫黄歇浦。
五百里、吴淞路。
如何咫尺叹修阻。

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


九分雪发功名晚,一寸冰衔去就轻。


山与绣屏天刻画,兽编土宇地攲倾。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蓟楼间。

罗雾薄、绀绿拥重重。
八幅宝香薰锦绣,一床烟浪卷芙蓉。
屏翠叠东风。

新梦断,久立暗伤春。
柳下月如花下月,今年人忆去年人。


往事梦中身。

绝顶出华构,有时来一登。


曾将六朝事,闲问百年僧。

江南忆,佳味忆江鲜。
刀鲚霜鳞娄水断,河豚雪乳福山船,齐到试灯前。
秋到豫章城,登楼入夜清。
未能分树色,空自有江声。
客散尊仍绿,山横月半明。
春几许,试问碧桃花。
竹外一枝斜更好,和烟和雨护窗纱。
何处不流霞。
风剪剪,冷淡著疏林。
消得相公佳句也,个侬真个铁为心。
云压一枝横。
西湖路,聚散负深期。
残烛心红离后泪,寒钟声曳别前词。
苦语忘更迟。
江干住,愁比水烟浓。
朝见浪花遥处白,暮看渔火暗边红。
消息隔飞鸿。
人去也,晚霁送行舟。
欲倩远山留落日,待登高阁怯新秋。
满目是离愁。
秋江秋日气佳哉,岷涛万里从西来。
狂风卷江如喷雪,洪波撼山如奔雷。
芦花荡里长鲸吼,八月潮信君知否。
芙蓉城北君山隈,长江东下何喧豗。
金沙淘尽太古雪,岷涛万里从西来。
我登绝顶尚残醉,眼前惶惑不可记。
春光暮,夏至一阴旋。
麦陇风来香细细,炊烟何处识红莲。
仔细与君看。
春光好,杨柳画楼西。
帘外鹦哥初解语,檐前燕子乍衔泥。
风雨又凄凄。
秦淮月,久漾画图中。
处处楼台歌落日,家家庭院泣秋风。
寂寞古行宫。
桃华砚,秋水正盈盈。
曾伴高人吟晚翠,空山明月写幽情。
片石拟连城。
莲峰好,烟树半阴晴。
峭壁凌空三万仞,白云铺海九千寻。
列子御风行。
江南好,望里欲黄昏。
碧水一湾迷晚渚,寒鸦几点绕孤村。
旧梦莫重温。
西湖好,最是画船过。
秋水晚来鸥梦阔,夕阳初去雁声多。
双桨掠蘋波。
江南客,佳节忆从前。
虎阜锦铺迎会仗,蠡湖鳞接上坟船。
碧柳绛桃天。
思昔日,何事到而今。
照尽青铜犹有面,烧残绛蜡已无心。
起看月西沉。
蓉湖畔,楼阁是谁家。
翠箔低窥银蒜露,红阑曲护绿窗斜。
一树刺桐花。
江南好,女伴斗芳丛。
缓束湘裙春水软,薄梳蝉鬓绿云松。
低压亚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