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山潇洒最宜秋,缓步何须百尺楼。


乱后见花如故旧,老来得酒更风流。


幽荪暗折谁知处,好鸟一啼人举头。

流落秋江世未知,知心未有子西诗。


苏韩句外新相识,孔孟门中许独窥。


不怨碧桃真义命,最宜青女好襟期。

吹残池面旆中央,幻出台前艳粉光。


衣典欲催愁杜老,鬓霜难拒笑潘郎。


风来尚恐波生陆,暑退犹疑叶可觞。

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


木末端来就词客,墙头应是误行郎。


高花大叶宜图障,浅绿深红照豆觞。

蜀垣围锦,孟帐渲罗,香薰气暖逾春。
采涉江迟,芳搴木末湘魂。
宿妆脂残粉,剩倚阑干,总是娇颦。

盈盈伫立傲秋霜,露染胭脂作靓妆。


正似瑶池见金母,醉归未脱绿云裳。

一本芙蓉树,三秋觅地栽。
尚逢南客问,果向北亭开。
色落仙人掌,香浮太乙杯。
解佩何来路渺茫,明河天上望空长。
江妃似怨秋风早,露下分明滴数行。
翠虬万树遮坛壝,红玉千盘上御街。
秋后拒霜寒不落,禁中逃羯语犹谐。
眼前风物何曾羡,坐忆湖湘旧寓斋。
懊恼春红不受赊,一枝枝似一团霞。
玉霄露重秋烟冷,唐突西风是此花。
商气正惨慄,商花忽红芳。
有如乍贫妇,犹饰盛时妆。
众目惊赏心,所见非所望。
西风飒飒吹红兰,千林摇落无容颜。
芙蓉花高猩血殷,烁烁对此红玉盘。
冰霜骎骎花事寝,坐对此花须痛饮。
美人㛹娟隔秋江,翠罗织裳楸叶光。
醉香艳粉凋斜阳,更使诗人感杏殇。
川陆有芙蓉,名同物不同。
采江搴木句,作么误韩公。
江上秋花无数生,红红白白照江明。
当年茂苑看曾厌,今日荒村望急惊。
泣雨羁臣愁去阙,歌风艳女惜倾城。
遥隔蓬山路可通,一生从未识东风。
魂飞燕草经年碧,心似湘莲澈底红。
写影偶留琼玉馆,无媒常傍蕊珠宫。
含思脉脉静娟娟,绰约丰姿不可传。
兰泽草香醒梦蝶,锦城花事听啼鹃。
红颜相照还应妒,青镜慵妆只自怜。
秋光冷如冰,秋花淡无色。
偶见此粲者,浓艳照孤寂。
天寒翠袖薄,那得在空谷。
绛艳由来拒早霜,金英自欲应重阳。
主人昔意兼新意,并为寒葩两种香。
从夸倾国妒春风,魏紫姚黄恨未工。
一自汨罗悲木末,新愁多在锦城东。
木芙蓉,墙头浅浅红。
秋林枝叶十九空,独此蓶扈当秋风。
秋风无意开俗眼,俗眼不开须在侬。
去岁经冬百卉空,今年多种木芙蓉。
未如蜀国城边望,疑是秋江渡口逢。
定乏雄蜂来慰藉,应与寒菊伴丰容。
秋来风味苦阑珊,偶为繁红略据鞍。
何处更期征雁过,只今聊作故人看。
三冬已至休争气,九月将残未觉寒。

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

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
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
却假青腰女剪成,绿罗囊绽彩霞呈。
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
渺渺霜程,问南飞倦翮,因谁憔悴。
万里断云,殷勤寄将残字。
应知顾影西风,梦故国、春花销绮。
碧云高,黄叶卷。
霜冷小庭院。
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
红妆初映酒杯酣,斜倚西风转不堪。
霜后池塘秋欲尽,令人惆怅忆江南。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