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有虎南山南,有石北山畔。


虎石人未辨,箭发石遂贯。


一朝两生心,见石不见虎。

堂陛分古始,高卑定常仪。


拳拳三顾频,未敢臣其师。


至宝价婆娑,尘面谁复窥。

金珠不解忧,曲蘖堪适情。


隘哉沉湘人,独以醒自名。


生居禁酒国,焉得壶觞倾。

吴起弃骨肉,用释鲁君疑。


萧何买田宅,更要汉祖知。


结绳可息争,书契计已痴。

小器酌升斗,渠宁同釜钟。


心公德始宏,一介称能容。


将军见何卑,偏忌相如功。

泱泱古齐邦,中有秉节臣。


其国不能举,燕师知宠珍。


生不食君禄,执或去诸邻。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绝弦勿复悲。


深沉扬执戟,玄文准伏羲。

文仲蔽展禽,难逃窃位名。


张汤法家流,推贤被嘉声。


公道日月如,无私天下行。

管仲相齐国,童子犹羞称。


确守害霸说,三王亦可成。


寸短有所长,贪贤况诚切。

日暮前道远,纷纷倒行多。


胡不秉明烛,整驾历前坡。


既衰不戒得,有如圣言何。

原子何所得,所得在养心。


澹然处穷阎,蓬蒿绝车音。


结驷者谁子,排门愿同襟。

城河固金汤,谷帛堆丘山。


雷风走号令,足以威百蛮。


秦人昔恃此,烧书无愧颜。

圣学律万世,玉振仍金声。


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


智者稽所终,流弊固难行。

冰轮艳艳涌东墙,鱼触波纹破碎光。


十万人家眠正熟,谁知凉满一胡床。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船舷何事若轻雷,荡叶冲莲一道开。


莫待归时方命酒,径从花上递金杯。

无风寒色自凄迷,晚日低笼一径微。


竹里鸠藏初未觉,小车行过忽横飞。

豆篱黄叶被蔬田,静极情怀似黯然。


居舍又从东壁看,柳梢浓处起厨烟。

欢意千年孰与齐,恰如稚子候门时。


八旬半载争多少,匹似渊明已较迟。

细读南山扣角歌,机锋投处几曾多。


道人不踏门前路,敝帚其如自爱何。

小圃秋光不世情,蠹枝枯蘖忽重青。


凌晨自灌银床水,居士新看种树经。

迢遥秦陇旧家山,百万貔貅拥节还。


读尽一编时自许,西风吹梦玉门关。

龙泉伴太阿,潜伏知几秋。


光气不容掩,夜夜冲斗牛。


一朝掘青苔,双龙获兼收。

太冲十年功,仅了三都赋。


藩溷着纸笔,欲以疏吾句。


文章流至是,已失古人步。

西邻年少问东邻,柳岸花堤几处新。


昨夜雨多春水阔,隔江桃叶唤何人。

酒姥溪头桑袅袅,钱塘郭外柳毵毵。


路逢邻妇遥相问,小小如今学养蚕。

酿酒盈缸粟满仓,只将辛苦度星霜。


诗书教子如何似,羡杀燕山窦十郎。

狂蜂浪蝶尚飞翻,春去浑无一点痕。


只有东风知客意,乱吹花片拥篱根。

积雨初干理菜畦,味含膏土胜酥肥。


野夫不厌根频嚼,惭愧村童日摘归。

闲看行蚁上苔钱,日永依稀似小年。


麦饭正香葵菜熟,只将耕凿报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