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无穷台殿倚山椒,土价黄金向此消。


常侍不来僧独在,游人还自说先朝。

玉匣珠襦掩夜泉,世人那见鹤归年。


秋来十里金山道,华表参差夕照前。

本朝陵墓壮西山,松柏神宫未可攀。


独有中官奉祠祀,石房烟火翠微间。

火云吐赤日,旱势千里阔。


古人救荒术,货食知本末。


家家算口赋,殆类僧持钵。

蛙从井底语,豹在管中见。


若遇大方家,一笑真自献。


馈浆意已惊,抱瓮力殊倦。

东坡讥举子,有类候虫鸣。


退之讥诗人,谓作苍蝇声。


制策直而核,联句新且清。

弃儿啼草间,瘦妻卧路傍。


公廪已告匮,私户犹多藏。


嗟哉守钱奴,盗窃势且昌。

贞女不自媒,蛾眉为谁扫。


春风吹年华,闭户绿芳草。


灵修不我顾,览镜红颜槁。

定远未封侯,发愤投其笔。


老儒七十馀,毫秃手不释。


才器有长短,志器各自适。

秋声何飕飕,乃在枯柳边。


畴昔韵鹂鹒,岁晚栖穷蝉。


张绪少年时,春风正可怜。

何处人夜归,一犬穿篱吠。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


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墙去。

夜半更相呼,巷南连巷北。


人语何喧喧,阴风何窣窣。


猛虎下山来,挼尾逐不得。

田叟不知书,指望升平年。


一生把锄犁,忽闻铸戈鋋。


早晚征徭起,惊讹走相传。

圣门事业远难攀,立志须同古孔颜。


井不及泉犹弃井,山如亏篑未为山。

一敬由来入道门,须臾不在便非仁。


直须认取惺惺法,莫作回头错应人。

善恶分明虽两歧,念端差处只毫厘。


怕将私意为天理,所以先民贵致知。

百花结成子,春物舍我去。


流年惜不得,独坐空闺暮。


心自有所待,甘为物华悞。

蜀道最崎岖,难于上青天。


气流有波折,御风善泠然。


涉滩更陟岭,动成溺与颠。

渊明但饮酒,诗成倩人书。


既书还阁置,所怀良已舒。


翻从千载下,津津味其馀。

小草守本根,而不殉世情。


庭野无二致,古今同一荣。


每被秋霜杀,还共春阳生。

灼灼鸡冠花,昂然当阶前。


凉飙翻岂动,秋阳曜更妍。


泯彼开落迹,无为图画传。

黄流接混茫,浩浩下泥沙。


九曲如有让,千里谁能遮?


怀哉利济功,漂溺复无涯。


始以一线源,纳彼万派差。

循发视所亲,终焉墨而止。


正以无言词,弥复有情理。


苍黄随所染,荣辱一弹指。

多难历诈虞,鸟兽可以群。


礼法日以疏,野性日以亲。


未要返三古,正尔任其真。

中夜弹鸣琴,阮公起徘徊。


无夕不饮酒,陶令胡为哉?


一灯照暗室,五字蕴奇才。


今情殊未已,古意却渐回。

斯人非圣贤,差失孰能免。


观过可知仁,是非难骤辨。


贻害固在恶,败绩或因善。

江北望江南,迢迢俨千里。


江南隔江北,盈盈但一水。


将心托明月,并入流波里。

至动叹逝水,至静仰高山。


山水各动静,人意参其间。


俨若握枢机,息息遂相关。

喔喔鸡相和,闻知非恶声。


细雨洒灯前,夜窗殊未明。


万里有同心,千载无异情。

夜雨怨巴山,巴山那得知!


巴山常夜雨,未异从来时。


悠悠古人心,沈沈今日思。


且莫论古今,但咏西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