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前芙蓉花,既开卷始落。


霜下黄金英,枝头乾灼灼。


春红岂不好,分飞意落漠。

西风飘落叶,哀蝉噤无声。


严霜杀百草,唧唧寒螀鸣。


岂不感气候,而能持素情。

霜风惊草木,叶落还归根。


流水赴大壑,不复顾其源。


此自何得丧,百虑煎精魂。

人生忧患间,非病即惊老。


神意固有馀,形骸难久好。


白日去堂堂,悲叹迹如扫。

团枝非一实,连林非一花。


风翻明胜锦,霜垂烂若霞。


狂蜂不禁入,好鸟还思家。

风吹庭前树,不复分昨今。


花花更新朵,叶叶生旧阴。


月照堂上樽,何由别浅深。

世情得失间,蹙蹙靡所便。
达人解其会,作《易》写忧患。


日月昭明示,阴阳复幽赞。

吾生诚苦晚,纷然欣多遇。


瞻前非一新,察往非一故。


损益今攸为,因革古所具。

光辉烂朱阁,摩天插云里。


平陆忽掀簸,墙宇倾欲圯。


阁上戏明琼,酣嬉谁家子?


翻翻巢幕燕,火炎无全理。

一念生参差,万端付怠惰。


腾腾十二时,并作一日过。


连山屹不移,澄江净莫唾。

少读涪翁诗,每发下士笑。


晚学差有味,犹愧未闻道。


寥寥千载间,斯人惜怀抱。

宋固有南北,唐亦分三四。


六朝与两汉,杂然竞鼓吹。


其实实诗论,止一非有二。

处世既非易,自处良复难。
日旰不甘食,披衣起夜阑。


皇皇欲何补?时逝力亦殚。

老马嘶故枥,残蝉咽柳条。


安得复嘒嘒,犹自思萧萧。


异形有同心,百感共一遭。

寒冻与暑铄,困人人鲜怒。


小苦至大顺,天道行之素。


时令即有乖,终必复常度。

读书无近功,浸淫义乃见。


简编三绝韦,意精易可赞。


轻浮矜一知,文字黠者炫。

晨雀噪檐端,啁啾不能休。


寄言谓晨雀,尔鸣将焉求?


飘摇风雨急,何用事绸缪。


八表俨同昏,日月固不周。

霜日普无精,晖晖动寒色。


开轩延朝气,清露泫然入。


中庭无草木,秋光胡由得。

绮窗紫霞怀,王母妙颜开。


谁能轻万里,一上昆仑来!


蟠桃满玄圃,圆月临瑶台。


似闻天上乐,还为人间哀。

怀来城外夜微雪,风送轻寒初著身。


平旦马前红一色,回军共试赐衣新。

关外初冬似早春,僧房犹见菊花新。


时平扈从巡边塞,宣府回銮只二旬。

山望鸡鸣势入云,下循仄径棘纷纷。


不辞涉险观遗碣,重是欧阳太史文。

红叶离离净可书,绿渠流水见游鱼。


老臣虚拜貂裘赐,一路阳和护属车。

居庸关中四十里,回冈复岭度萦纡。


道傍石刻无人识,尽是前朝蒙古书。

北斗初高月未斜,五更清露净尘沙。


道边丛绕炉香立,多是耆人候翠华。

狐兔晚骎骎,秋郊草正深。


呼鹰看侠少,喜猎见童心。


聚饮收残网,论功索赐金。

驱车出广陌,道遇斗鸡儿。


上巳催游兴,春光正尔时。


墙外秋千影,桃李路傍枝。

听讼聊清肺石,闭门即卧云林。


山水七弦同调,烟霞一片知心。

祸福循环失马,死生幻妄浮沤。


阁里一炉挥麈,人间万事摇头。

白露可供朝盥,红霞取染春衣。


心与江鸥共泛,梦随园蝶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