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津头看水坐成痴,天地闲人我却知。


此日江山初见子,向来风韵更因谁。


春波荡柳舟难系,晓树啼莺枕欲欹。

秋来风月不开怀,暮绕朱陵百丈崖。


青玉拂开坛上舞,紫鸾抟入手中来。


野心云水潜孤笑,老眼乾坤病一开。

新诗把读大开怀,久病诸生拟到崖。


身上绿蓑都舞破,雨中黄叶忽飞来。


酒逢菊日何人送,月照柴关每夜开。

贤圣由来病有之,那堪一病屡移时。


心宽不怕思眠早,性慢终应得老迟。


白首喜同湛雨坐,青灯细话子长诗。

江门之水流千春,玉台之山多白云。


此山若解留人住,此水应须与客分。


云谷丈人终不老,舞雩重子又成群。

祝融我当往,往处还自然。


未往亦由我,安知不是仙。


是身元有患,天道岂无缘。

仙城李子长,短发不及寸。


家有觅粟儿,时无郭元振。


经年断往还,使我勤问讯。

能将玄酒注金卮,混沌谁教更凿之。


我借元初溟滓好,为君惊喜为君悲。

水北一丛含数葩,梅梢寒月过篱丫。


茅茨可僦从人爱,不卖庐山半亩花。

四尺霜茎一寸葩,幽香何只暗浮丫。


借令岁晚无人见,不做人间九日花。

谷静山深树几丛,溪边白石可青筇。


诗中此景多相似,只恐诗家是画工。

青山影里人家少,绿树阴中石径微。


偶出洞门回首望,白云何处有柴扉。

不闻端别驾,敬士如子长。


问道苍梧下,登歌刺史堂。

春棹去江门,溯流焉汲汲。


点笔烟外山,归来看怀集。

游走意何穷,天枢日夜东。


青山都老脚,破笠又春风。


径草分遥碧,岩花坠小红。

乍别君山署,仍飞帝苑航。


谈天来碣石,赋雪罢潇湘。


阙已蓬莱近,斋犹苜蓿长。

旋移桐树占高冈,更喜松筠翠作行。


檐外参差见林影,门前溶漾足溪光。


天涯留落还相识,地上经营岂太忙。

逸骥骞腾十二闲,追风那复驻辕间。


向来官况诚留滞,此去诗情记往还。


会课未妨更美秩,趣班聊喜近天颜。

踏雪冲寒遍几州,岂妨乘兴作清游。


风横白鹭歌琼树,月满青山问钓舟。


梦绕征途浑历历,老谙世事总悠悠。

湖滨初试暮春衣,绿径钟残到寺迟。


二月梅花还傍竹,一时游客总能诗。


横栏著砚争濡墨,断石缘蒲静看池。

劲条馥卉冒仙荄,殿取东皇艳杏开。


茜瓣吐须凝露态,白英粘萼晕春腮。


自知此树无人指,谁问他蹊有种栽。

积累三冬学,淹通万古程。


孤高吴子札,该洽蜀君平。


曹事今司李,官封近接瀛。

通涂了无畏,清世足章程。


击壤民风乐,持衡国势平。


米盐丰道路,桴鼓静寰瀛。

沙冈牛酒市,渺岸指前程。


断梗随鸥远,残霞与鹜平。


村声喧坱莽,林影倒澄瀛。

入岭时维六十七,当当七十尚盘桓。


广南望雪头先白,湖上瞻风叶正丹。


云间招手劳宗炳,火里煨牛愧懒残。

绣谷峰前濯冷泉,金精洞口望飞仙。


东南奔走只自厌,岁月飘零谁与怜。


风细柳营秋瑟瑟,日高花馆露娟娟。

将军屯戍落秋风,客子离思逐暮鸿。


书剑远投烟瘴外,鼓笳凄断月明中。


野猿引子溪藤绿,山麝眠香石竹红。

邓郎心性蚤聪明,李子才华更老成。


应着彩衣奉慈母,还看鸿雁忆难兄。


遗书独抱谁相问,佳句新题人尽惊。

异县南归忆旧年,潇潇风雨楚江船。


相看一别成愁绝,可待相逢已惘然。


巴蜀偶依严武去,成都未报长卿还。

紫泥朝下五云端,朝野欢呼动百官。


养老已沾周德厚,赐租仍沐汉恩宽。


边庭天远颁龙节,台阁风清肃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