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废垄千畦韭,清川几树桃。


入林披壤石,薄采荐溪毛。


旧俗忧多难,新氓计转劳。

经始东山下,萧条素业存。


源桃犹避世,沙柳自成村。


远树峰腰驿,孤烟谷口屯。

山中朝暮雨,溪上两三家。


古岸堆榕叶,闲门扫橘花。


茅茨散鸡犬,林沼涨云沙。

杨柳将烟细,梨花着月明。
玉人忍泪按银筝,低语没人听。

庭前又放款冬花。
荡子年年不忆家。
绝塞应无新历换,空教白发老天涯。

绿衣濯濯红妆靓,春半园林露未晞。


正似佳人与才子,倚窗深处淡相宜。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其一】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其二】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狂似纤腰嫩胜绵,自多情态竟谁怜。
游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边与路边。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帐偃缨垂细复繁,令人心想石家园。
风条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门爱树萱。

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曲江亭。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窗外齐垂旭日初,楼边轻好暖风徐。
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朝阳晴照绿杨烟,一别通波十七年。
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

潭上江边袅袅垂,日高风静絮相随。
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

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处处轻轻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

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
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数首新词带恨成,柳丝牵我我伤情。
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枝斗纤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
霸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

夕泊大堤口,雨气侵肌骨。

舟子不得停,鸣桨中夜发。

闻道海门近,惊栗不敢越。

鸣榔凌海月,捩舵破江烟。


杨柳青垂驿,蘼芜绿刺船。


笛声邀落日,席影挂长天。

朱楼临大道,垂柳正依依。


叶浅低愁黛,花轻上舞衣。


三河春欲尽,五岭戍初归。

宝镜久不磨,尘翳如浮云,荧荧当奈何。
折杨柳,中心徒自知,宁复论妍丑。

幽兰生谷中,亦知候春阳,独秀含清风。
折杨柳,芳馨终自持,纫佩待欢取。

燕燕羽差池,衔泥巢画梁,双栖复双飞。
折杨柳,郎去茂陵游,还忆闺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