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昨日看花开,今日花已披,苦心独徘徊。
折杨柳,流光如逝波,韶华讵能久。

画帘风动影丝丝。
曳绿摇金昼景迟。
睡起倚阑看蛱蝶,莺声只在最高枝。

门外春风杨柳枝。
去年折柳送郎时。
车轮一去无消息,只有长条依旧垂。

罩水和烟万叶重。
倚风飞絮晓茸茸。
莫教吹落长河去,化作浮萍无定踪。

罨画楼前雨歇时。
千丝万缕绿垂垂。
无端却被风吹起,撩乱春心不自持。

别时曾一折,羌管不堪听。


愁锁眉同翠,娇回眼共青。


征途悲雨雪,古驿望流星。

春阴澹沲绿杨津,两岸风来不动尘。


一日船窗见桃李,便惊身是卧游人。

长条尔何物,送郎天边去。


恨不持斧戕,斫尽江头树。

万里边城地,垂杨二月春。


年华枝上见,日暮客愁新。


露叶疑啼脸,风花思舞巾。

燕子楼边柳色新,画眉人去镜生尘。
来年羞结空床梦,闲拨琵琶过一春。

人言折柳愁,我言折柳好。


倘向柳边行,织君去时道。

金堤堤上一林烟,况近清明二月天。
别有数枝遥望见,画桥南面拂秋千。

小眉初展绿条稠,露压烟蒙不自由。
莫是折来偏属意,依稀相似是风流。

深绿依依配浅黄,两般颜色一般香。
到头袅娜成何事,只解年年断客肠。

十首当年有旧词,唱青歌翠几无遗。
未曾得向行人道,不为离情莫折伊。

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
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

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
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小池前后碧江滨,窣翠抛青烂熳春。
不是和风为抬举,可能开眼向行人。

暖催春促吐芳芽,伴雨从风处处斜。
莫道玄功无定配,不然争得见桃花。

摇荡和风恃赖春,蘸流遮路逐年新。
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千树阴阴盖御沟,雪花金穗思悠悠。
先朝事后应无也,惟是荒根逐碧流。

九衢春霁湿云凝,着地毵毵碍马行。
拟折无端抛又恋,乱穿来去羡黄莺。

春物牵情不奈何,就中杨柳态难过。
也知是处无花去,争奈看时未觉多。

数树新栽在画桥,春来犹自长长条。
东风多事刚牵引,已解纤纤学舞腰。

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夸。
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

桃花浪暖太塘春,欢动高堂白发人。


天地恢宏开寿域,竹松苍翠挺丰神。


壶中自我风光别,眼底从渠世态新。

廿年拙宦忆龙城,此日逢君盖复倾。


往事总非南国召,相怜犹类故乡并。


客厨楚醴频频酌,征路骊歌缓缓声。

短长堤外短长条,新绿随风软浪摇。
终是乳鸦啼不住,一春烟雨几魂销。

体态苗条不自持,春来瘦损旧腰肢。
谁怜飞絮娇无力,缓带斜阳上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