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仙客归来隘九州,身骑黄鹤记南游。


乌衣故国江山在,铜柱荒台草木秋。


起舞刘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胜愁。

万卷功何用,徒称处士休。


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


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

一别丰标又一旬,尺书多荷寄殷勤。


交游满眼谁知己,契阔关心独忆君。


蕙帐梦寒同夜月,松江人远隔秋云。

故园堆积几多愁,倦向家山似倦游。


数日未偿游女约,残宵犹被酒人留。


单栖香茗谁娱夜,久客衣绸渐怯秋。

驷牡不遑王事盬,野人归去白云闲。


人心万古同此理,城外青山即岘山。

连山断若缺,一溪百余折。
古松三四株,爪秃骨半枯。


闻道闽山乃有此,谁将辇载来东吴。

水国余寒芳草稀,偶随烟艇问山扉。


窗中怪石如人立,天际孤帆伴鸟飞。


高斋尽日逢僧语,短褐经春换客衣。

何年此地开金刹,宋代流传直到今。


听法石将山竹幻,护经龙与水增深。


炉烟袅袅知尘性,柏树青青见佛心。

三江抱处势如环,野客探奇住不还。


一望楼台疑海上,稍闻鸡犬觉人间。


幸无渔父知名姓,且与山僧共闭关。

东南巨浸五湖深,古寺维舟正夕阴。


客到山僧罢清磬,雀諠晴日下高林。


夹洲烟火三家市,满目蒹葭万里心。

澄湖昨夜雨初霁,骤觉春衫寒意多。


远浦草青送归雁,夕阳潮上生微波。


戏窥佛偈翻金字,静卧岩扉掩绿萝。

君本儒家子,新诗更出奇。


自宜金马署,暂拜爽鸠司。


海国数鱼稻,桑田赋茧丝。

菰岸雨声急,松门烟浪深。


沿洄趣易惬,怀望思难任。


云物中夏赏,湖天孤屿吟。

吾行半东南,松江东南奇。


湖铺天上水,山横镜中眉。


清风明月夜,细雨斜风时。

吴歈湾月韵江船,屈指同行二十年。


胜日五湖看老矣,倦游双鬓各苍然。


拟寻诗酒平生社,未了尘埃薄宦缘。

弹铗功名易白头,归欤未办五湖舟。


送君与我皆为守,到处逢山且纵游。


薄日连云千幛晓,斜风吹雨一江秋。

忽忽倦行役,栖栖问穷途。


生涯能几何,所抱诗与书。


凄凉吴淞路,不到十载馀。

吏员务选才具良,不问他邦与吾乡。


珠金出产已足贵,兰桂移根亦自香。


诸君此行良不恶,居家何如宦游乐。

我衰惜别离,数日辄作恶。


老怀自当尔,尝恐儿辈觉。


君器如璠玙,似可寘台阁。

吾宗两才子,世乱身不免。


绝怜华亭鹤,竟类东门犬。


客行因吊古,寒日下荒坂。

暨州风土今非昔,安得珠犀贾客船。


莫笑归装无一物,江头鱼蟹亦论钱。

老我卑枝甘伏鴳,羡君乔木又迁莺。


清平官府无公事,分我丝莼一箸羹。

江浦买鲈秋正美,山亭闻鹤夜尤清。


送君此去因怀古,海水东来意未平。

二君才斡俱优裕,数载相从意未休。


短棹西风吹过泖,相思霜月落南州。

明月垂虹几度秋,短篷长是系人愁。


暮烟疏雨分携地,更上松江百尺楼。

三泖溶溶映九峰,白云飞处认吴淞。


思亲甚似狄仁杰,尚友当如陆士龙。


鹤鸟每从秋枕听,鲈鱼曾向午盘供。

太学贤名众不如,九峰归省老尚书。


才华独擅三都赋,门阀重高驷马车。


吴苑天寒收橘柚,松江霜落荐鲈鱼。

金陵菊黄酒如乳,吴船系在江亭树。
玉尊狼籍犹未收,浮云已暗君行处。


草堂索莫增离愁,羡君高义古人流。

东吴多胜友,远念因君劳。


累岁不一见,每惭平生交。


扁舟过苏台,览胜虎山桥。

结友不知心,履綦空累百。


与君山林交,心迹两无隔。


不见辄相思,相见终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