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纷华战罢凯歌旋,弦诵声中一莞然。
理义足时心有味,友朋深处泽无边。
沂雩绿水春风里,江汉清秋皓日前。
积雨全迷路,皇天不做春。
提壶休劝客,城外有饥人。
花片洒行廊,苔痕上赭墙。
阜陵游幸处,花草亦悲凉。
今日真仙宅,当年处士家。
江梅疏影尽,无数海棠花。
校书对罢天颜喜,再拜龙墀出殿来。
敕使传宣新宰相,驿书驰问旧元台。
上皇慈笔归中秘,学士忠名遍九垓。
乘兴能临褚令书,无人知是戴公庐。
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
贞观风流沦没后,凌烟名字断残馀。
本朝二百年,古文盛欧阳。
平生几讨论,皓首诵山房。
谁知落宦网,不暇相携将。
忆昔青衫典校时,尊翁作监鬓垂丝。
蓬山风月谁能记,蒿里衣冠我独悲。
黑壤禾麻存别墅,素帷香火待佳儿。
朔风吹雪障江梅,不著诗攻不解开。
正恐与花无半面,胡然有意及三杯。
清凉怕逐炎炎去,澹泊曾参的的来。
底处冲寒欲放梅,柴门雪压为伊开。
酸风不管攲纱帽,冷艳终朝粲玉杯。
尚觉西湖三径远,先吹东阁五言来。
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表着先筹。
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辞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峨峨海中山,十二楼五城。
仙人驷玉虬,径上凌紫清。
中道忽回薄,圭符下玉京。
禅居秋草晚,萧索异前时。
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
藓房柽架掩,山砌石盆欹。
慈恩雁塔参差榜,杏苑莺花次第游。
白日有愁犹可散,青山高卧况无愁。
驭得骊龙第四珠,退依僧寺卜贫居。
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
东涧野香添碧沼,南园夜雨长秋蔬。
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产破身穷为学儒,我家诸表爱诗书。
严陵虽说临溪隐,晏子还闻近市居。
佳句丽偷红菡萏,吟窗冷落白蟾蜍。
一种篱边未满丛,瓣香含雨叶含风。
游丝惹地牵黄蝶,细雨临阶缀玉虫。
满院旃檀春欲暮,印池罗縠夜将空。
移席东园就看花,花前起坐即喧哗。
却因送别成嘉集,不用寻芳感物华。
渐有绿阴看系马,岂无银汉待乘槎。
刺蘼花下送离觞,别思诗情共渺茫。
折赠不须河上柳,醉眠真爱井边床。
篱根㶁㶁闻流水,屋角亭亭见夕阳。
江南春色动归人,画舫红旗早问津。
湖口过家鱼正美,城边迓客酒初醇。
催诗数点朝来雨,扑马无端陌上尘。
命下龙楼重岁储,城东春色拥离车。
过家路便心先到,报国身劳我不如。
献纳暂违青琐直,咨询争睹紫泥书。
皇华南去正春风,水长湾头画鹢通。
万里潇湘如在眼,九重霄汉未忘忠。
淮阳夜泊应怀古,吴越秋成久愿丰。
酒半离筵客未来,诸公兴浅欲停杯。
亭前花影看移日,池上波光爱泼醅。
延伫不堪南省迥,淹留岂待北门催。
散帙香芸到几编,璈笙缥缈过窗前。
青牛未遇函关吏,高阁疑逢太乙仙。
石在风尘犹有穗,社残宾客尚馀莲。
校籍开龙藏,谁将马队看。
笔床犹傍暖,书带未应残。
居士元金粟,诸生尚鹖冠。
振鹭翔鸾集禁闱,一生只著一麻衣。
湘宫水寺清秋夜,犹拥青编猎是非。
小富秋来慰所望,青衫叙进校书郎。
相公勋业久弥著,孙子门阑渐有光。
莫话诗过已埋没,且非碗脱得分张。
经榻多馀为我分,闲身且得伴孤云。
此来已觉心无事,清夜论诗况有君。
僧院城南僻,禅林夜见分。
观心方有悟,演法似无闻。
灯影欺微月,帘阴护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