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河桥春尽送君归,又惜无欢度此时。


乱花满眼遮人望,不见行尘空酒旗。

拾翠车闲辇路尘,山南山北杜鹃春。


谁家庭院东风里,飞出桃花不见人。

美人娇醉落花钿,船载笙歌出柳边。


春满六桥调马路,香风飘趁玉丝鞭。

年年芳草似裙腰,见兴亡无数。
倩垂杨、留得黄莺住。
正歌吹、扬州路。

东风吹花新雨晴,微茫山影开云屏。
泉声有无隔幽窦,岚光远近排空青。
小桥横枕西溪侧,过客何由分野色。
古寺兴衰莫问天,残僧饱饭且安眠。
却嫌江吏如商妇,惯抱琵琶过别船。

芳树成阴水接天,菰蒋深处白鸥眠。

江桥无恙词人少,但见斜阳送去船。

弥漫合澜海,南与沧溟通。
蜃气起蛟室,珠光出龙宫。
楼台纷隐见,墟市见空蒙。
芳洲启兰若,沧江自环互。
终日风雨来,长林翳烟雾。
香凝薝卜花,翠湿菩提树。
何年役神工,凿破苍崖石。
幽□□□□,□□□□壁。
涛声撼禅关,岚气满空室。
群峰敛苍蔼,石壁凝寒辉。
如何乳泉下,化作水帘垂。
光荧耀水晶,的皪明珠玑。
伊谁凿山骨,开作石瓮圆。
不假陶冶工,可拟金石坚。
终日泻飞淙,积岁成重渊。
灵源发山麓,湛湛澄寒辉。
素不污泥滓,时能起沦漪。
沿涧泻瑶琴,触石成珠玑。
峨峨道家山,神仙有楼阁。
灵鸟久不来,□□□□昨。
霜寒竹实老,露重桃花落。
石梁跨河岸,百尺犹垂虹。
夜来春□□,□□□□洪。
滔滔势莫遏,滚滚声何雄。
仙鲤当年纵碧流,何人鞭石夸平畴。
云低万里青虹见,春涨三江锦浪浮。
漠漠地疑通汉渚,盈盈人望济川舟。
江心楼阁梵王宫,三千世界疑虚空。
渔村相对一水隔,竹篱茅舍有无中。
半开霁景更奇特,远树参差青历历。
海月岩前天接水,岩上临之若无地。
舶棹清风商客来,江程千里片时至。
神飙吹送十幅蒲,惊鸥飞鹭为前驱。
滔天腥浪如天来,蛮烟瘴雾拨不开。
江神无计役风伯,致使蜃气成楼台。
长桥复道千万丈,车盖人马相来往。
峒门倚空如壁立,隔断红尘飞不入。
三秋风剪银河冰,四时天雨珍珠粒。
语清无比贵无价,是谁主张山中挂。
飞流千尺落崆峒,声似晴雷震地动。
松花竹木酿醴泉,素绠分碧银瓶冻。
当时汲水蛟龙怒,渴饮岂料鼪鼯污。
旗峰万仞插天碧,山高水深来有脉。
古今酌遍野人杯,谁是夷齐谁盗蹠。
愿公激浊更扬清,大作霖雨均山城。
送春骤雨如翻盘,昨朝清浅今弥漫。
此时济川匪舟楫,生民岂免为鱼鼋。
长鲸跨江鳞甲动,阑干欲逐浪花涌。
划然断岸水连空,一色波光上下同。
瞻眺尚馀题柱意,往来犹羡济川功。
渔舟历乱晴霞外,雁塔嵯峨夕照中。
虹桥历年知几许,桥头趁市人如雨。
三春潦涨从天来,飞湍激漱中流柱。
中流砥柱立不难,岂畏怒浪高如山。
江流上下不沾尘,竹翠连空足几人。
微雨一桥春兴好,东风两岸水痕新。
青山曲曲悬归路,绿树重重引去津。
当年旧事久成空。
剩有垂杨乱晚风。
才子棹寻烟水外,美人梦破月明中。
秋报门西是殿桥,碧罗春水划双桡。
宛将金剪裁为带,分束吴娘一搦腰。
城北烟林阁几层,琉璃座上看燃灯。
一痕隐射青天静,半点长随白日凝。
影杂晨星悬古刹,光分夜月挂岗陵。
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
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