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绿野堂空,紫箫声绝,断肠试与谁说。
度墙薜荔,挂几丛残叶。
沼莲净、结实旋枯,庭梧冻、颤枝先折。

琅玕转景苍虬立,露脚斜飞冷光湿。


人归芳草恨苕苕,剑佩生寒秋水涩。


离离箕斗正相望,交流帐合金波入。

太清天宇清且高,皎然冰鉴悬层霄。


绛河水浅阆风息,蟾光度景摇金鳌。


仙人纵驾游八极,凤箫歌吹鸣嘈嘈。

乘凉步月过西邻,草露霏微湿葛巾。


一径竹阴无犬吠,飞萤来往暗随人。

剑峰有时折,瀑水有时竭。


我性等虚空,今古无生灭。

帘影横阶,翠?垂榥,花阑芳径苔肥。
看小庭烟醉,白月澄漪。


帘外将舒玉药,寻萼梦、雪汗凝蕤。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相携月下芳姿。
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

一溪明月泛清深,醉泊滩头筱径阴。


静夜蛙声鸣又歇,砌蛩秋近已微吟。

秋风何处起,兹夕倍堪嗟。


不见碧云色,难禁孤月华。


客愁惊蟋蟀,乡思忽蒹葭。

故乡原有千秋,从今不信西湖好。
楼台倒影,街衢泼水,时忘昏晓。
夹路歌声,万檐灯火,市喧争闹。

霁月光湓浦,吟风归洛京。


迥无纤霭翳,千古识真清。

夜景湛虚明,浩然无与京。


如今苏氏妇,但指圣人清。

三更端正月,皎亮直瑶京。


客问心之体,无言对太清。

孤城残雪漏声寒,灯火稀疏社鼓欢。


元夕已过人未醉,小桥重度夜将阑。


月华似向瑶台见,花雨真将玉树看。

绿槐初着花,芙蓉叶已飞。
双燕引雏急,相将辞我归。


伏暑困如酒,凉风忽吹衣。

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


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

去去宁为燕雀知,海天无语独归迟。


渐看襟袖生微月,已见蓬莱异昔时。


回首朔风殊污我,呕心来日复如斯。

杖策踏霜月,满空烟雾浮。


苍颜酡蚁酒,黑帝避貂裘。


太液池台晚,广寒宫殿秋。

梦入千家枕,寒声薄水堂。


溪山浑著月,梅竹半封霜。


夜榜响葭浦,寒鱼跳石塘。

雪后泥方冻,酒阑寒少威。


傍云生夜月,唤客出柴扉。


篱败犬声合,街闲人影稀。

月光被中庭,竹影弄幽色。


潇潇一幅素,洒洒数茎墨。


忽然风动处,惟有月写得。

景满东山,梦回南国,丽都波暖同归。
镜华如水,还想卸云衣。
正端合、人天四美,乍小阻、帘幕双飞。

每多方外游,见僧即如故。


灯明一龛下,夜长惬深晤。


不知山月上,千林已流素。

归装出西湖,间道向黄鹤。


屡愆桐坞期,偶遂龙居诺。


轻舟凌晨风,遥山满晴郭。

春郊步屧共逶迤,放夜严城淑气移。


万树网云笼鹤燄,一庭璧月浸皋比。


喜看今夕冰成茧,莫问前宵雨濯枝。

落落寒衣恨转蓬,五更人在月明中。


庭前昨夜秋声急,梦里单衾客思丛。


叶下井梧随堕露,声闻城柝送长风。

高飞独鹤想华亭,出海冰轮到晓清。
林影波光四千里,看君一路镜中行。
人随乌鹊正南飞,月到中天列宿稀。
远近江峦明霁色,横斜烟雾助清辉。
危亭搔首风传笛,迥野微行露湿衣。
远思惊秋梦不成,玉关何处玉轮横。
风光暗与当年异,弱质难禁此夜清。
柳影花阴聊曳步,人间天上谩多情。
烟消万壑净,独步平林东。
披襟一长啸,明月悬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