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
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
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

大宇流玄化,生情互阴朗。


积霖夜犹注,寒阳朝遽上。


肃肃晦色敛,皛皛川水广。

清晨策羸车,嘲唽闻村鸡。


行将骑吏亲,日与情爱暌。


东风变林樾,南亩事耕犁。

山谷多时雨,乾坤昨夜晴。


经年淹坏舍,破晓出边城。


青女吹风急,常娥伴月明。

茅屋蛮溪路,梅花亦自开。


雪深忧思远,风静暗香来。


故国春何似,孤城兴远哉。

成康已措刑,文景不言兵。


夷俗家家曲,蛮歌处处声。


长腰筒拍鼓,细竹葫芦笙。

丱岁徒闻有壮名,及令为副误荆卿。


是时环柱能相副,谁谓燕囚事不成。

尺书何处问加餐,溢米荒庐一布冠。


尉氏骨今柴并立,介休刍与玉同看。


哭来玄冢啼乌急,病后青山策马难。

四野浑霏玉,千林满着花。
桑鸠愁并坐,檐雀寂无哗。
载道歌黄竹,停车赋白华。
正月忽已过,阴霾殊未开。
安舆将毋去,寒雪渡江来。
栈恋玄黄马,炉残榾柮灰。
天外鸟归尽,川原月上初。
落花孤屿寂,残烛短篷虚。
异语闻商税,长歌识夜渔。
朔风如戟撼肩舆,心事周章业半虚。
漫有豪芒三尺剑,不多行李几箱书。
山消晚瘴蛾眉秀,路转荒田绶带纡。
盛暑宵忧动邃旒,敕催诸道决累囚。
承流宣泽弥兢惕,履险航湍敢滞留。
南北分驰才数夕,重轻释系已三州。
一舟小如叶,横在波涛中。
纷纷川上人,欲渡愁北风。
有帆天际来,渐近葭苇丛。
秋山过雨后,一望有云连。
水落归前港,村深出暮烟。
疾风憎木叶,白月漾江天。
绕郭烟岚溪上来,千峰碧玉一环开。
红云岛上熙春路,帘幕重重阚楚台。
菊黄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小驿春深屋半斜,东风开到刺桐花。
夜来有梦难分别,半是长安半是家。
我来庭树犹无叶,我去居然系满柯。
最是光阴容易过,心惊岁月感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