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冬木寒逾秀,苍苍雪霁时。


风开多柳叶,冰压少松枝。


水积春前气,山添雨后姿。

文采将军胄,知交逾十年。


何期桑梓地,遂得令公贤。


岂弟多新政,精微有内篇。

终年滩濑上,泛泛亦忘机。


鸥鹭如相识,云山不忍归。


被随天雨湿,舟共水花飞。

暮冬林叶尽,一一鸟巢寒。


霜薄草微白,雨馀沙欲干。


滩多行苦缓,舟小坐难安。

蜀主遗宫有古槐,颓墙古木鸟喈喈。


金舆罢幸荒金屋,玉仗休班废玉阶。


三峡浪舂红日碎,两崖风振黑云霾。

分鼎江山在,受遗宫阙荒。


风云时惨淡,疑会旧明良。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
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闲中好,尘务不萦心。

花枝临太液,解语入温柔。
炫桂窟低迷,天香飘荡,倒影迟留。
须知画图难足,更青山环抱帝王州。
平林过尽又山坳,三五民居覆短茅。
春涨□桥人待渡,夕阳穿树鸟归巢。
檐头药裹长防疾,囊里诗篇漫解嘲。
自漉纱巾,向年年记着,重阳开宴。
新咏漫传,芙蕖盛时同见。
潜教换叶移根,恨步屧、东篱迟晚。
琴书万里老莱心,梅岭鹅城路更深。
黄映官衙秋里菊,绿招游兴酒边林。
龙门旧事谁堪续,狐腋蛮风不当侵。
披襟尤爱事南图,鹊起曾闻溢庆殊。
司马文心原锦绣,徐陵笔架是珊瑚。
诗裁仙径先红羽,月泛珠江满玉壶。
许昌门外驱霆雳,玉箸惊抛夜无迹。
五花骄马云作蹄,飞渡檀溪人未识。
大堤八月阴风起,叶落花黄心欲死。
感君随月跨征鞍,来访熙宁旧长官。
莫讶髭须浑雪白,哭儿清泪不曾干。
鬖鬖鬓发一衰翁,又泊仓头阻逆风。
推去未应如谢令,重来终是愧司农。
熙宁父老知谁在,元祐田园喜再丰。
未到君家兴已阑,浮山十里望青山。
梅花正似山阴雪,却棹孤舟夜半还。
青布为巾白布裘,逢人不拜肯低柔。
一缸浊酒凝春绿,只与云山相献酬。
行义都无一点瑕,诗书满腹贮英华。
老来方得青衫着,便近庐山五柳家。
相逢投老愈情深,不独开怀又吐心。
更上高台同一醉,十年陈迹漫追寻。
绣阁横云峻,丹梯绝磴通。
鸟啼依径竹,人对扬花风。
俯眺湖光白,酣歌烛燄红。
主贤能倒屣,客倦此停镳。
洞壑云扃启,琴尊玉麈邀。
看棋仍扫石,把钓却过桥。
竟日历巉岩,耽幽不觉艰。
远烟归鸟路,清磬夕阳山。
石磴云霞引,松门铁锁攀。
宿雨忽开雾,凭高散旅愁。
野烟啼翠鸟,庭草卧青牛。
怪石尖于剑,长杉高过楼。
长廊徙倚惬幽期,衮衮黄尘暂息机。
山鹿背人衔木实,石泉经砌泻花池。
九天风露围青琐,三峡烟霞绕翠微。
幽岩绝壑倚云齐,杰阁危楼望眼迷。
山势浑雄龙虎踞,树阴深蔚鸟乌啼。
碑存金志犹堪读,寺始唐家竟莫稽。
金粟寺中公廨静,白昼事闲如治蒲。
沙棠为舟稳可泛,郎官之湖今岂无?
啄花莺坐水杨柳,雪藕人歌山鹧鸪。
日西上马踏归路,小队大呼惊道吾。
湖上筵开张水戏,卷幔凉风吹短蒲。
大鱼听乐浪头出,小艇卖花城内无。
丙鼎庚庚识饕餮,甲煎斑斑炙鹧鸪。
欲我诚何意,料君亦是狂。
但能存不杀,何至过相方。
永定门前约,太平州上望。
大幕尘清虏气摧,六师奏凯六龙回。
妖氛扫地旄头灭,御气浮空雉尾来。
武帐平临天汉回,戍楼遥傍朔云开。
墟蔀传孤烛,忧勤亦一端。
接程轻险阻,问俗到微寒。
句捷频摇笔,峰奇或驻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