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明波瑟瑟浪如环,晓泊江州正闭关。
万顷碧烟飞入梦,不知满眼是庐山。
忆住柳庵山寺。
幽兴随心无次。
支枕敞晴窗,卧选万山紫翠。
风捻杨丝碧老。
雨簸荷钱青小。
何日草堂边,卧听一林黄鸟。
正是夏头春尾。
芍药酡颜红靡。
向晚琐窗风,怅绝玉人孤倚。
欲别玉人归去。
细雨廉纤薄暮。
红烛静愔愔,好共绿窗幽语。
沙尾孤舟潮拥。
手底离觞酒重。
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
世外容疏放,危栏对郡城。
江空秋雨响,月落夜潮生。
云树微茫出,渔灯历乱明。
飞花两桨,催人去、计程千里将半。
犀浦雪涛,片帆何处,汀迷沙暗。
闲鸥梦断。
何人悄弄笛?鹤去西楼愁路隔。
高柳长堤数尺,正月上淡黄,云飘残碧。
孤篷听得,盼不来江上消息。
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
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
列宿郎官感夙因,沧桑留得后凋身。
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
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
乡贤著述夥遗珠,梨枣艰难惜道孤。
何幸羽陵收散佚,竟从筚路启荒芜。
编摩藏说李如一,校勘名家赵敬夫。
初识乡关景,登楼对暮天。
乱帆黄歇浦,残塔赤乌年。
酒味浓江水,春光淡野烟。
曾闻九子山,险怪类西岳。
攒簇金芙蓉,峥嵘发华萼。
我来江上看,烟光喜澄廓。
问江东王气,子弟虫沙,乌骓嘶后。
杜默文章,向愤王搔首。
遗恨千年,龙且钟昧,意气空牛斗。
欠了酒钱真个大。
酒家不要金鱼袋。
柑橘半黄人唤卖。
兰桨双飞,洞口依微。
神仙家、自古人稀。
且跟渔父,背件蓑衣。
游历地。
年年燕子能记。
废池乔木厌言兵,角声又起。
春归烟浦。
有天半朱霞,标映高处。
尘海此回帆,望蓬莱、三山自去。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
带一分酸。
离心未饮先酣。
又残梦、东风吹醒。
蓦上离亭,断肠谁省。
疏柳微黄,数声寒笛乱雅暝。
晚天如镜,看烟峦、千叠蹙离愁。
依旧乌篷碧槛,可是那时秋。
不见凌波鬟影,但微云、漏月照严州。
好山宛转围明镜,天生画船烟浦。
小凤娇憨,修蛾妩媚,已解微波通语。
江流万古。
画楼三面空旷,练净沙洁。
万树媚红怨碧,带缕缕情丝,闲处萦结。
莺程燕路,薄暝生烟芳草滑。
泛沙棠艇子载闲鸥,来寻异乡春。
看长江似醋,东风如酒,渐醉离人。
谁染胭脂万树,衬醒远山痕。
江干燕客酒如淮,归路飞辀破绿苔。
灯影入帘窥酩酊,雨声宜梦引咍台。
岂无文送穷行别,似有人呼隐去来。
烟雾蒙蒙远岫埋,沙边特为小徘徊。
行人又向去处去,客子未知来不来。
诗似芙蓉临水出,人如杨柳待风开。
秋潮拍江余欲去,二年穷谷江之下。
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
相送长江风浪轻,尉仙真自好心情。
四更明月宿何处,鱼骨山前第一程。
败絮沧江上,柴门落日中。
论文谁与共,觅句不须工。
壮思如秋叶,搔头似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