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低唱清尊无限情,四弦何处韵凄清。
分明暮雨春江上,十二年前倚舫听。
佳人有所思,整带吹参差。
杨柳烟波处,桃花风日时。
帆樯暮不息,江汉逝如斯。
白鹭飞来踏浪花,寒鱼得汕便为家。
估帆争向沙头落,筀竹阴阴酒旆斜。
淡淡秋江落日斜,水清沙白下寒鸦。
渔人撤网携壶去,一路歌声入荻花。
云横迷远岫,波净趁轻鸥。
江边傍晚一归舟。
垂杨岸,蓼花洲。
白门霜落柳条枯,谁买银鳞过酒垆。
万里行人千里雁,夕阳相对下菰芦。
朝雨霏微浥细尘,露桃烟柳一番新。
粥香野店寻花路,浪暖春江唤渡人。
遮住马头频劝酒,拨残凤尾欲沾巾。
百道晴云下翠微,一帆秋影滞寒晖。
流泉鸣玉涓涓漱,野雀争林轧轧飞。
砧杵定从今夜急,晨辰都为日明稀。
白发承明旧侍臣,天涯沦落晚堪亲。
箧中岁月存诗史,世外江湖有钓缗。
往事伤心辞洛日,他乡垂老避秦人。
春水腻如油,春树绿于染。
可怜小桃花,临水照春脸。
人家在何处,茅屋枕孤崦。
我家江上旧草堂,七月八月莼菜香。
秋江老翁烧楚竹,生致团脐黄抱壳。
朅来长安饱黄尘,门外白鸥笑杀人。
匡庐转迢递,香炉秀孤峰。
色立寒气正,情留去人浓。
东林初识面,上流若为容。
清斋不为学长生,长跪高堂献芋羹。
歌罢《采薇》人尚少,肯因龙卧老躬耕。
吴绫百幅老朱颜,壮志空令物外闲。
辟谷何年辞帝子,采芝今日见商山。
仙人骑鹤渡江来,却望南山荟蔚开。
何待呼龙种朱草,袖中云气是蓬莱。
江云随地起,江水接天流。
旷野初鸣雁,微风正放舟。
潮声催远客,雨气黯深秋。
满目浮生苦,清时景物非。
岸边民舍尽,江上估船稀。
暮色无秋树,寒烟上客衣。
高城一啸抚刀环,客泪挥残夜雨潸。
万派云涛接巫峡,十年心事负名山。
湘边鼓瑟峰初出,江上怀人梦乍还。
西近垂杨阅武堂,惯教走马上围场。
呼鹰壮士韝双帣,闻雁征夫泪一行。
满地刀砧闺月冷,接天风雨楚台荒。
萧梁宫井已沈浮,此地空馀帝子楼。
红豆开残三月暮,珠帘卷入六朝秋。
山中景色烟云过,劫后文章日月留。
一曲霓裳舞正忙,迟明妃子理残妆。
梦兰待博君王宠,斗草应偕姊妹行。
十里亭台人隐隐,四山风月路茫茫。
阳春白雪倩谁调,楚客当年夜度昭。
故国河山悲击剑,英雄途路怅吹箫。
风寒芦渚馀生寄,月落苏台一梦遥。
朅来此地认残碑,蔓草荒烟一泪垂。
山为帝游留骏迹,石经娲练烈燕支。
铸成大错东迁后,鉴到前车北伐时。
念乱忧方大,披荆尔忽来。
乍询家室在,初谂甲兵回。
海峤风秋劲,芜城门昼开。
一天凉露静江声,望里萧然山色明。
帆影欲随初日上,沙痕犹认夜潮生。
风清罗刹秋无浪,树暗婆留旧有城。
处处春归客不归,片帆迢递逐斜晖。
野花点水红应瘦,远树留云绿正肥。
读遍好诗愁未醒,看残明月梦还违。
天风吹寒秋雨多,长江浩浩无停波。
扬帆晓发夸疾走,千里一掷如投梭,青山灰堆没两岸,但见老树留霜柯。
一声两声雁拍水,三点五点鸦翻窠。
乘兴双桡驾碧浔,水烟遥抹树森森。
园中种菜英雄老,江上披裘岁月深。
三径草连沙屿满,六朝山护席门阴。
隐隐孤城暮,茫茫寒角闻。
异乡重见面,落日又离群。
是我还家路,如何复送君。
远送行舟酒一樽,离人秋日最消魂。
目极征帆随客路,心同去雁到家门。
白云红叶山边寺,流水夕阳江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