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路盘斜磴,云岩耸翠丛。
平湖涵碧塔,远寺引疏钟。
虹影收残雨,江声带晚风。
马迹车尘不自由,几年才到曲江楼。
庙堂勋业归彝鼎,湖海文章寄斗牛。
世路有情人易老,斜阳无语水空流。
云际长江江上楼,乾坤日夕撼中流。
杯倾浊酒供怀古,笔蘸惊涛倩写愁。
烽火南州闻转战,茧丝东国动咿嚘。
钱王此开济,旋入宋山河。
潮汐秋来壮,雷霆水上多。
尚传江有怒,翻恨海无波。
南溟天尽处,独上最高楼。
霸气何年壮,人烟一水浮。
风高微雁影,岛细乱渔舟。
春晚幽花对浦,夜阑明月当轩。
好在当年胜趣,登临尽属诸孙。
太史常挥醉笔,题诗遍满江楼。
胜事尽随流水,白蘋依旧沧洲。
五岳归来后,看山又北楼。
西风飞雁急,落日乱蝉愁。
帆影匆匆去,河声浩浩流。
叠嶂寒云表,飞流峻阁前。
孤华状秋色,乔木出晴烟。
水驿仍分戍,山墟正泊船。
药谱茶经共一囊,寂无人处自添香。
楚辞系肘寻山鬼,巴舞弓腰媚竹王。
国事已成三变局,乾坤还可一挥觞。
禁树啼乌日色昏,妆楼寂寂闭重门。
两鲛雷雨争渊穴,九虎嗥嗷破帝阍。
金剑莫歌瑶殿影,碧天难返素娥魂。
落落乾坤十四春,逃兵逃贼两频频。
争场麾盖还松柏,腴土官酋互主宾。
衾冷可知身是客,窗寒应笑月窥人。
遁迹烟丛老不辞,尘埃纷密眼难支。
高碑草草惭诸葛,新曲呜呜为李奇。
抚尔定为千载绝,嗟予多积万方诗。
龙骧蝉蜕薄肠翁,起灭无端尚未穷。
燕燕玉筐鸾子毈,依依罗幕凤儿工。
深宫剑履骄穷寇,大阀诗书误小同。
厌居华屋爱渔矶,自斫迷阳种蕨薇。
十日乱明春梦短,八方供赋暖人稀。
传家准备修茶史,破虏终当仗酒旗。
风云漂落万年枝,苦向黄泉哭可儿。
龙沼管弦天上曲,霓旌烟露月边词。
晨华夕瘁哀荣木,暮种朝繁爱兔丝。
万里长江百尺楼,远天缥缈望中收。
烟边晓市依山集,雨后春潮入郭流。
楚塞风涛千里壮,秦淮金粉六朝留。
飞屩凌霄到上头,端江形胜振衣收。
山横峒石连穷发,水入牂牁总合流。
历历帆樯通指顾,峨峨城郭锁襟喉。
客鬓新生白,西山不改青。
予怀殊渺渺,晚色更冥冥。
路远浮孤棹,江空浴乱星。
万树苍茫际,飞来两白鸥。
江山此杯酒,风月又扁舟。
萝带碧缘岸,菜花黄上楼。
春雨新添三尺水,乌篷打桨双飞起。
一苇飘然天际来,万里之行从此始。
延陵公子本爱客,大敞江楼布瑶席。
冻云低压锦江头,待雪同登江上楼。
傍水风声常似雨,严冬树色尚如秋。
天边远岫参差没,槛外寒涛日夜浮。
山下苍江山上楼,春申不见使人愁。
三千珠履今何在,江水汤汤日夜流。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江城霁夕晖,层阁凌百尺。
冠盖会群公,对此秋月白。
岂敢耽欢娱,良时亦足惜。
旧居合江楼,新居白鹤峰。
首尾势相顾,蜿延如翔龙。
双城断要脊,玉带桥联虹。
天涯断消息,戍鼓出河东。
春色烽烟里,江流雨雪中。
故人诗鬓白,旅馆夜灯红。
绝顶临高阁,苍茫入望收。
山含太古意,月照大江秋。
云水通呼吸,帆樯自去留。
到此游踪倦,山椒旧有亭。
一椽聊可憩,四达不为扃。
石佛低眉坐,云君招手停。
万里长江一望收,高皇亲建阅江楼。
云开蓬岛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
碧草自生宫寝路,青山仍绕帝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