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无事相关性自摅,庭前拾叶等闲书。


青山万里竟不足,好竹数竿凉有馀。


近看老经加澹泊,欲归少室复何如。

斜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折野泥。


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

一江秋水碧湾湾。
绕青山。
玉连环。

梦回江上算秋程,水影迢迢积渐明。


落木西风连鄂渚,乱山高浪隐湓城。


钟边野寺经僧起,霜里孤帆估客行。

葭菼苍苍白露时,萧条江色带微晖。


平沙雁逐寒潮起,野树鸦随乱叶飞。


渐见九溪如练净,尚怜三户似星稀。

天连湘汉水悠悠,水色微茫接素秋。


残月已沈三国恨,乱云初散九疑愁。


南方流落身将老,西候萧条客倦游。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


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


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

明月生珠海,苍茫万里愁。


笙歌喧极浦,风露满孤舟。


落雁惊难宿,寒潮静不流。

海上瀛洲已怕谭,浩然离思满天南。


西风一夜芦花雪,鮀浦秋痕上客衫。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
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
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

桓家野王弄秋玉,流落秋亭半枝竹。
君山老人何处归,梦入潇湘洞庭曲。


浮丘仙客五湖心,复向沧波学凤吟。

鸣鸠怨歇。
对急雨过云,暗风吹热。
漠漠稻田,差差柳岸,新沐青丝发。

香消烬歇。
换沈水重燃,薰炉犹热。
银汉坠怀,冰轮转影,冷光侵毛发。

前山雨歇。
爱竹树低阴,轩窗无热。
珠箔半垂,清风细绕,萧萧吹华发。

斜日侵疏牖,溯流杨柳隅。


晚风开夕照,转棹觅清酤。


舟人厌其数,安知意所愉。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
色如练,万里遍,我有所思兮不得见。


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秋江平,秋月明,孤舟独夜万里情。


万里情,相思远,人不见兮泪满眼。

草瘦芳心,柳迷倦眼,回首佳人迟暮。
一片愁魂,还被水云留住。
思故国、不隔西风,奈离绪、尚萦南浦。

当年曾挂潇湘席,历历云山似相识。


长忆江头红树村,千林落照催行色。


隔岸人家草屋深,凭阑浩啸舒尘襟。

爨下有焦桐,柯亭有枯竹。
何期得遇蔡中郎,一取为琴一为笛。
中郎已死知音稀,每有奇物谁能知。
青灯独夜倚江城,愁听樵楼报五更。
去日渐多怜白发,知音谅少叹晨星。
梵云山色孤鸿度,秋水天光一棹横。
水天晕碧暮潮凉,絮絮葭芦未著霜。
一缕秋风吹不定,野烟和月堕寒塘。
扁舟东路远,晓月下江濆。
潋滟信潮上,苍茫孤屿分。
林声寒动叶,水气曙连云。
苍梧愁云拂烟水,日暮无风波自起。
何人吹箫作凤凰,披发临江迎帝子。
黄陵女儿情更多,却掩冰弦泪如洗。
怅秋风、只留今日,芦花摇荡无计。
兰舟一路勤相惜,幸是嫩晴天气。
拚且醉。
明轩快目。
正雨过湘溪,秋来泽国。
波面鉴开,山光淀拂,竹声摇寒玉。
几行疏柳带残蝉。
江秋况暮天。
晴何曾醉雨难眠。
初月澹微茫,猿啼楚江晓。
恬风展波镜,千里泻弥渺。
起语船上人,惊飞岸边鸟。
曾记蒹葭水庙东,客心争渡晓鸡中。
平芜落月三湘路,千里孤舟一雁风。
别去乡关犹在梦,老来江海尚飘蓬。